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深涛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深涛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于消渴并发急性湿疹的治疗当中,用药辛散苦燥而不伤阴耗气,益气滋阴而不恋邪助湿,刚柔并举,润燥相济,切中病机,收效甚佳。且治疗全过程亦体现了标本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糖脂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其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相互协调确保正常的生理功能。阴阳学说中“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是对机体生命规律及物质与能量关系的生动描述。抑胃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2种主要的肠促胰素,由肠道内分泌细胞产生,作用于胰腺、脑、肝脏等组织,合成与分解饮食中的糖类与脂质,为机体提供能量并存储能量。其中,GIP刺激白色脂肪,促进脂质储存,具有类似于“阴成形”的作用,GLP-1刺激棕色脂肪,增加产热,具有类似于“阳化气”的作用,二者之间还有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的阴阳关系。GIP与GLP-1的关系与机体糖脂代谢的生理、病理学密切相关。糖脂代谢紊乱早期均以瘀滞状态为主,糖尿病以阳盛阴病为主,而肥胖症以阴盛阳病为主。调整阴阳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共同激动GIP与GLP-1,会产生更好地控制血糖、体质量的效果。本文借助中医阴阳理论,以肠促胰素为切入点,浅析GIP与GLP-1在糖脂代谢中的作用关系,以丰富中医药对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疾病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文献中治疗痛痹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1965—2018年约50年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内治疗痛痹的文献资料,通过相关性挖掘、复杂熵聚类分析治疗痛痹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研究文献中治疗痛痹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得到治疗痛痹的处方173张,统计得到治疗痛痹药物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药物组合的组方规律、核心组合、核心组合新方。结论:文献中治疗痛痹的处方用药多以温经散寒为治疗原则,药物以温经通脉、散寒止痛、滋阴养血为主。  相似文献   
4.
王亭  王斌  马运涛 《新中医》2014,46(7):17-18
介绍吴深涛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吴教授认为,痤疮虽多见肺胃热毒瘀滞之实证,脾虚阳虚者亦不容忽视。临证辨治分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肝郁气滞、热郁血分证,热毒壅盛证,脾阳不升、郁而化火证,阴邪痰核证多种证型,须详辨患者全身气血、寒热、虚实,综合调理阴阳平衡,使头面部肌肤气血通调,痤疮方可痊愈。  相似文献   
5.
6.
脆性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不稳定及最严重的的类型,又称不稳定型糖尿病,具有血糖波动大、病情不稳定、不易控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与低血糖的特点。仝小林教授精研经典,衷中参西,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研究三十余载,对脆性糖尿病的中医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仝教授认为,脆性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虚劳”的范畴,根据其临床常见的低血糖反应,可将其分为“相对性低血糖”和“绝对性低血糖”,临证应紧扣症-证-病结合的辨治思路,并据其证型选用靶方靶药,临床疗效才可显著。  相似文献   
7.
吴深涛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学验俱丰。吴师辨治内伤发热,师宗东垣,治疗多由中焦脾胃着手,调节气机之升降,斡旋中州,兼顾四傍。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良多,现将吴师治疗发热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内伤发热案李某某,女,66岁。2011年7月18日初诊。患者因外感而发热近一周余,体温38℃左右,头稍痛,不咳,无痰,偶觉咽痛,胸闷,时有气短,终日困倦乏力,头目昏沉,数欠伸,嗜眠睡。曾服用解热镇痛西药发汗后,身热稍退,但过后热象又起,且身体困重,头目昏沉不清有日渐加重之势,遂求治于吴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天津地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下同)的用药及疗效情况进行总结。[方法] 对天津地区132例经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后达到出院标准的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进行用药情况总结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在132例患者中,整体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以中年群体为主,分型以普通型和重型为主。入院时腹泻、纳呆、恶心等脾胃症状较常见,同时发热、咳嗽、咯痰、少汗等湿邪困表袭肺的表现亦不少见,小便黄、口干、口苦等热象,乏力、气短等本虚表现以及暗红舌等瘀象也有体现。中药治疗方面,最常用半夏、茯苓、陈皮、厚朴、白术、虎杖、神曲、薏苡仁、豆蔻、广藿香、黄连、紫菀,西药治疗最常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两者合用比例也高(59.1%),其他药物如重组人干扰素α-2b及乙酰半胱氨酸片,应用人数亦超过50%,喹诺酮类抗生素也相对多用。经过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壮热、恶寒、头痛、身重等症状消失率达100%,纳呆、恶心、低热、咯痰、少汗、口苦、小便黄、少气懒言、喘促等症消失率也达到了8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多项实验室指标均显示出了向好趋势。[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促进了核酸转阴,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吴深涛教授认为湿热型消渴病痹症四肢皮肤均可见灼热疼痛感,严重之处甚至不能接触衣被,触之则皮肉如刀割之痛,伴见皮疹,口干、口苦,腰重酸痛,下肢脚踝部水肿,此为湿热浸于肌肤皮下,并下注足胫。湿则肿,热则痛,足膝肿痛,乃湿热熏蒸。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治湿在上在外者当微汗,在下在内者当利小便。选用张元素之《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加减,由中焦脾胃而治之,上下分消其湿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输入性病例中医病证特点。[方法] 对收治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新冠肺炎输入性病例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入院后临床症状及舌象等,并与本土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天津地区输入性病例性别分布均衡,平均年龄较小;发病国家以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为主;与本土病例相比,输入性病例恶寒多而发热少,咳嗽多而乏力少,鼻塞、咽干、咽痛、嗅觉减退和味觉减退比例明显高于本土病例,纳呆、腹泻及腻苔明显少于本土病例。[结论] 初步把握了天津地区境外输入性病例中医病证特点,为该地区中医药防控境外输入疫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