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无手术治疗指征的创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从意识、语言、吞咽、运动等方面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动态复查颅脑CT了解血肿吸收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肿缩小时间、血肿基本吸收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四味消瘤饮对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探讨四味消瘤饮抑制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常规剂量四味消瘤饮组、大剂量四味消瘤饮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组、四味消瘤饮+TMZ组,测量裸鼠肿瘤体积,Weidner法计数裸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酶联吸附法检测裸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ES)的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TMZ组肿瘤体积减小(P 0.05,P 0.01);常规剂量四味消瘤饮组、大剂量四味消瘤饮组、四味消瘤饮+TMZ组肿瘤体积、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清VEGF含量减小,血清ES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四味消瘤饮能抑制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ES和下调VEGF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手术治疗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1例采用西医对症支持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内服。分别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病残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颅脑CT评估血肿吸收情况,结合症状体征及血肿吸收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7.4%,对照组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BI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肿量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肿厚度低于对照组,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2例不良事件(6.5%),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能有效促进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治疗14天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PS)和生存质量改善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 3.33%,对照组为7 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2组KPS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KPS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KPS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生存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4+含量、CD4+/CD8+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8+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8+含量和CD4+/CD8+值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疗效明确,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中医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