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参考中成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规范,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七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自身特色与肿瘤学的学科特性,进一步强调多源证据、聚焦优势人群、考量经济毒性、重视上市后再研究、瞄准患者用药意愿、锚定中医药服务供给、引入症状阈值事件,并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富集设计、真实世界研究、智能中医诊疗平台等方法,获得高级别的临床循证证据,最终构建科学化、同质化、规范化的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认为,肺肠脏腑表里相关,经络相系,功能相关.现代医学研究亦发现,肺肠胚胎发育具有同源性,肺、肠菌群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同步性,肺与大肠在组织因子、信号通路方面有着共同的联系.提出从肺论治肠道息肉,应以调和阴阳、扶阳抑阴为大法,采用温肺散寒、泻肺清热、宣畅肺气、利肺化痰、治风通络等治法,为防治肠道癌前病变及防...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在治疗肿瘤相关积液和水肿方面认为三焦是水液代谢的通道,三焦的气化功能推动全身水液代谢,而阳气又推动三焦气化。病理条件下阳化气不足致三焦气化失司,阴成形太过致三焦水饮内生。以扶阳抑阴法通调三焦,在恢复三焦阳气周转的同时消除痰浊、水湿、瘀血等阴邪病理产物,澄清三焦水道使源流自清而畅达。  相似文献   
4.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居全球首位,中医药在防治恶性肿瘤术后复发、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晚期带瘤生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本课题组创新提出“虚-寒-毒-闭-衰”五期演变,“郁”贯穿始终,癌毒是核心的中医辨证体系。“五期演变”理论是基于“病证结合”对肿瘤发展不同阶段生理病理状态的总结,该文深入剖析了其生物学基础,提出“虚”重在肿瘤免疫编辑失常,逃避清除;“寒”契合于肿瘤微环境代谢重编程;“毒”表现为肿瘤微环境诱导的癌细胞干性化特征;“闭”与肿瘤新生血管的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PR)密切相关;“衰”主因代谢主导权易位所致恶液质;“郁”实质属于激活应激-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肿瘤进展。同时总结提出扶正调衡重塑肿瘤免疫编辑,恢复正向免疫调控“虚”;益气温阳修正肿瘤代谢编程避免“寒”;解毒扶正逆转肿瘤细胞干性抑制“毒”;豁闭清源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EPR效应来开“闭”;燮理阴阳从而减缓代谢主导易位,改善无效循环避免“衰”;解郁调气解除神经内分泌应激,防止肿瘤演变疏解“郁”的治疗法则,并佐证以效验方剂,为建立临床防治新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肠梗阻病理生理学知识与中医学认识,提出肿瘤术后不完全肠梗阻应重视“阳化气,阴成形”的病机特征,具体而言,“阴成形”过盛是机械性肠梗阻病理基础;“阳化气”不足是动力性肠梗阻病机特征;阳气转枢失司易致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治疗应以“扶阳消阴”为大法,以疾病早期-中期-晚期发展3阶段为线索,明辨不同脏腑阳虚偏重,有目的地充养脏腑阳气,并佐以转枢阳气、消阴抑瘤之法,以达到治病求本之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