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疏风清热方治疗风热上扰型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7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风热上扰型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患者30例(60只眼),随机分为针药组和中药组各15例(30只眼)。中药组予单纯中药治疗,针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7 d,并随访6个月。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针药组总有效率93.33%,中药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2)VAS评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9,P=0.00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针药组(t=88.005,P=0.000)、中药组(t=61.605,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联合中药自拟方协同治疗风热上扰型原发性眶上神经痛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可缩短疗程,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颌面部损伤的病员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病情趋于复杂和严重,所以临床救治工作更加繁重.作者对1990~1999年我科收治的298例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暴露囊腔用2%碘酊烧灼治疗粘液腺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粘液腺囊肿是口腔外科常见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采用抽尽囊液,用2%碘酊囊腔内注射或手术切除。笔者采用暴露囊腔,用2%碘酊烧灼创面残留囊壁的方法,治疗粘液腺囊肿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笔者应用中药治疗口腔疑难疾患舌痛、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常获良效,各举验案1例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外展神经麻痹的患者,中医辨证为风邪中络者6例,风痰阻络证10例,脉络阻塞证4例,肝阳上亢证5例,气滞血瘀证7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即针刺、眼周推拿、辨证内服中药、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复方樟柳碱颞旁注射、口服甲钴胺胶囊治疗,10 d为1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休息3d,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第1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81.25%,经过第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90.63%,经过第3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93.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有效治疗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所致的眼球外展受限、复视、眩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腮腺疾病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对我科1980~1990年10年间收治的94例腮腺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腮腺疾病的诊治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 nerve palsy,OMNP),常规的头颅和眼眶CT、MRI诊断价值有限,易漏诊。对于单眼OMNP的患者,谨防IA,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可快速诊断,但极小的IA,也极易漏诊,必要时可直接给予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现报告IA导致的OMNP 1例。  相似文献   
8.
彭华,云南省眼科医院主任医师。行医近30年,理论和临证经验俱丰,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眼表疾病,眼肌麻痹等疾病。现将彭老师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合除风益损汤治疗眼挫伤重度前房积血临床经验以验案的形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钒是稀有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1830年Sefstrom提纯钒元素后,钒即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大气中钒主要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分布于骨和肾,并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据报导,侵入人体的钒在第一个24小时内能从肾脏排除大约61%,故研究钒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用尿钒含量作指标。 我们于1983年6月对攀钢生活区的儿童进行了尿钒含量测定,以探索大气钒污染与儿童尿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例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一名22岁的女性因“右眼视力下降4天”就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伴下方视物遮挡感。采用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针刺主要穴位包括睛明、球后、丝竹空、鱼腰、四白、风池、合谷、光明、太冲,每天针刺1次,每次留针30 min,共治疗10天。中药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 g、红花10 g、川芎10 g、赤芍10g、生地15 g、当归10 g、柴胡10 g、枳壳5 g、炙甘草6 g、焦山楂20 g、鸡内金10 g、全蝎5 g、益母草15 g、黄芪35 g、桂枝10 g),7剂,每天1付,每日3次。经过7天的治疗,右眼视力由0.04 (戴镜)提高到0.6 (戴镜),且眼底视网膜水肿基本消失,患者感下半部分遮挡感好转,因不能耐受中药苦味,继续给予针刺治疗,1 0天后复诊,患者感右眼视力提升、下半部分遮挡感好转,随访至今,病情无反复,视力双眼戴镜视力为1.0。该疗法为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