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该研究对来自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HMGR基因编码蛋白分别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uHMGR和AaHMGR蛋白各包含2个跨膜区,AtHMGR蛋白具有3个跨膜区。且GuHMGR、AaHMGR和AtHMGR3个蛋白均具有HMGR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结构域。将甘草、黄花蒿和拟南芥的3个截短HMGR基因(tHMGRs)连接到pYES3载体上,成功构建pYES3-tGuHMGR、pYES3-tAaHMGR、pYES3-tAtHMGR质粒。将对照pYES3质粒和重组质粒pYES3-tGuHMGR、pYES3-tAaHMGR、pYES3-tAtHMGR分别转化酿酒酵母Cen.pk2-1D,成功构建酿酒酵母菌株Y0、Y1、Y2、Y3。挑取阳性单克隆,菌株发酵后通过GC-MS检测其鲨烯、羊毛甾醇、麦角固醇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uHMGR、tAaHMGR、tAtHMGR分别在菌株Y1、Y2、Y3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tAaHMGR的菌株,其鲨烯的产量以及萜类前体物质鲨烯、麦角固醇和羊毛甾醇的总产量都是最高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tAaHMGR在菌株中的相对表达量比tGuHMGR高,与菌株发酵结果一致。该研究通过比较3种不同植物来源的tHMGR对于酿酒酵母MVA途径代谢通量的影响,挑选出一个较优的tHMGR,可为今后构建酿酒酵母底盘细胞,在提高其鲨烯及萜类前体物质积累的优势基因选择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富含次生代谢产物,是天然药物和保健品的重要来源。然而药用植物本身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含量低、合成不稳定且周期长等问题。利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诱导药用植物产生的毛状根具有操作简单、生长迅速、可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等优点,已成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一种新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毛状根的诱导方法、鉴定以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总结了毛状根研究体系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基因功能验证、种质资源改良与繁育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毛状根研究体系在药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与药用活性成分生产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合成生物学合成这些功效成分已然成为现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对天然生物代谢途径进行改造甚至重建,并设计与构建新的标准化的生物元件、组件和系统,其包含了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诸多热门学科。中药合成生物学是在合成生物学基础上,设计并构建合成药用植物功效成分的细胞工厂,用来发酵生产植物天然产物的新学科。本文综述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细胞合成技术策略、在微生物和模式植物中合成药用活性成分的方法技术以及研究进展。讨论了合成生物学存在的困难并展望了其今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资源食品苦荞芽和苦荞苗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差异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揭示苦荞麦种子发芽过程中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趋势,为苦荞芽苗菜的品质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ESI-QQQ-MS)对苦荞芽和苦荞苗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进行含量检测,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苦荞芽和苗中有关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多反应MRM模式检测发现苦荞芽和苦荞苗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槲皮素的相对含量及合成路径中相关基因FtPAL,FtC4H,Ft4CL,FtCHS,FtCHI,FtF3H,FtF3'H,FtFLS,FtDFR,FtLAR,FtANS,FtANR的表达量均存在差异,苦荞芽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量均高于苦荞苗。结论:苦荞芽中黄酮类次生代谢物的更多积累可能和苦荞麦种子萌发初始阶段抵御外界环境有关。从应用角度来看,苦荞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于苦荞苗,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紫外光对苦荞Fagopyrumtataricum幼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波紫外光紫外线B(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处理苦荞幼苗,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紫外光处理前后苦荞中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紫外光处理后苦荞中芦丁、儿茶素和表儿茶素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芦丁含量是黑暗处理对照组的1.5倍。同时通过qRT-PCR检测发现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ate-4-hydroxylase,C4H)、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3-hydroxylase,F3H)、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等11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UVB通过正调控多个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促进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为阐明UVB对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