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合并肝脂肪变的HBV转基因小鼠肝病恶化的防治作用。方法4周龄HBV转基因小鼠130只,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肝脂肪变小鼠模型;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恢复正常饮食)、模型组(继续高脂饮食)、大黄酸组[120g/(kg·d)灌胃]、易善复组[69.2g/(kg·d)灌胃]4组,每组30只,第24和48周末每组分别处死15只,采集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①高脂喂养48周后小鼠肝组织可见脂肪变、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气球样变,NAFLD肝组织活动度计分(NAS)接近NASH(3.58±1.44)。②肝组织光镜观察示24和48周末模型组NAS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NAS无下降,易善复组48周末NAS降低。③血生化示24周时各组间TC、TG、FPG差异明显,大黄酸与易善复组均见增高的TC、TG、FPG水平下降;48周末组间TC、FPG仍保持原差异趋势。④24及48周末各组间血清HBV载量均差异明显(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水平相似,大黄酸组变化不明显,易善复组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高脂配方喂养HBV转基因小鼠可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NASH小鼠模型,大黄酸可一定程度改善该模型的糖脂代谢,但对肝组织病变作用有限。回复正常饮食的组织学干预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健脾舒胃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上腹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上腹疼痛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予以健脾舒胃散方煎服,同时取中药穴位敷贴,4周为一个疗程。中药对照组40例予以健脾舒胃散方煎服,4周为一个疗程。西药对照组40例予莫沙比利片5 mg口服,每日3次餐前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口服,每日2次餐前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健脾舒胃散联合穴位敷贴对上腹疼痛症状的改善均优于2个对照组;对于烧心症状的改善,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上腹胀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对于早饱及恶心症状的改善,治疗组分别优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同时中药对照组亦优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 0%,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 0. 05)。结论健脾舒胃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BALB/cHBV转基因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高脂组7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30只予普通饲料喂养。16周末随机处死高脂组小鼠10只,肝组织及血清学检测确认目标模型建立。造模成功后高脂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继以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改以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维持原普通喂饲,连续72周(含造模16周)。第24、48和72周末每组分别随机处死小鼠10只,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TC、TG、FB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肝组织切片后HE染色评价组织学变化,观察小鼠模型的动态演变情况。结果①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小鼠体质量增加,血清ALT、AST、TC、TG、FBG等各项生化指标升高,HBV.DNA阳性,肝组织HE染色示肝细胞明显大泡性脂肪变性和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NAFLD活动度评分(NAS)接近NASH,慢性HBV携带合并NAFLD小鼠模型建立成功。②模型组血清TC和TG值在各观察点均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③24周和72周各组间HBV—DNA值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8周和72周各组间NAS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脂喂养HBV转基因小鼠可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NAFLD小鼠模型。②NAFL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HBV携带小鼠的肝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归纳验证黄福斌对RGERD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确定基本证型及治疗方药,完善该病的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埃索美拉唑)各50例,疗程8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GerdQ问卷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4型辨证治疗难治性胃食管性反流病疗效显著,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PARγC161-T、CYPⅡE1基因多态性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83例脂肪肝患者辨证分为瘀证组、痰证组和无证可辨组,检测183例患者及40例健康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FBG)、HOMA-IR(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其PPARγC161-T、CYPⅡE1的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瘀证组和痰证组总甘油三脂(TG)(P〈0.01)、总胆固醇(TC)(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P〈0.05)均高于无证可辨组。PPAR-γC161-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脂肪肝各证型组与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CYPⅡE1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脂肪肝各证型组与对照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质代谢紊乱及相关改变与脂肪肝痰、瘀证密切相关。CYPⅡE1基因多态性可能在脂肪肝痰瘀证的形成以及转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8例初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行肝穿活检术,根据病理结果将肝组织炎症(G)或纤维化(S)分级≥2级的患者确诊为HBeAg阴性的CHB,将G或S〈2级的患者确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比较确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与确诊为HBeAg阴性CHB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HBeAg阴性的CHB在初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中的比例为70.5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在初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中,乙型肝炎家族史(RR=8.395,95%CI:1.046—67.378,P=0.02),HBsAg定量〉1000U/mL(RR=24.648,95%CI:1.413~429.828,P=0.031),HBV—DNA〉1×103拷贝/mL(RR=20.345,95%CI=1.759~235.286,P=0.039)是病理确诊为HBeAg阴性CHB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为非活动性nSsAg携带者经肝穿病理证实大部分为HBeAg阴性的CHB患者,并且有乙型肝炎家族史、HBsAg〉1000U/mL或HBV—DNA〉1×103拷贝/ni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高果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枯否细胞(KCs)活化及其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了解KC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致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将20只6~8周龄SPF级C3H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果糖组、高脂组、高脂果糖组)饲养,每组5只。16周后处死小鼠,做肝脏病理检查,同时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F4/80、NF-KB、p-AKT、AKT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果糖组、高脂组、高脂果糖组肝组织脂质沉积明显,肝脏HE染色存在明显的炎症及肝细胞脂肪变,高脂高果糖组最为严重。与正常组比较,3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F4/80、NF—KB显著升高,果糖组p-AKT(P〈0.01)、高脂高果糖组AKT(P〈0.05)明显降低。结论高脂高糖饮食可使C3H/HeN小鼠出现典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表现,NAFLD形成涉及肝组织中KCs活化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整肠宁丸内服联合平衡火罐外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B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整肠宁丸内服联合平衡火罐外治;对照组40例予蒙脱石混悬液口服。2组均治疗4周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腹痛、腹泻、胸胁胀满、肠鸣、纳少、神疲乏力、善太息、急躁易怒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腹痛、腹泻、肠鸣、善太息、急躁易怒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BS-SSS腹痛程度、腹痛频率、排便满意度、肠道不适对生活的影响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肠宁丸联合平衡火罐治疗IBS-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Y)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117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血清ALT水平分为血清ALT正常组(ALT≤50U/L,n =60)和ALT增高组(ALT> 50U/L,n=57),比较组间一般资料、生化学指标和肝脏组织学特征的异同.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而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三酰甘油、铁蛋白等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有77%和65%的ALT正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炎症和纤维化,虽然其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轻于ALT增高患者,但25%的患者已达到抗病毒治疗的病理学标准.结论 尽管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总体较ALT升高者轻,但仍有1/4的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有必要行肝活检及时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