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血液病作为内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强、学科发展速度快、疾病危重、与其他专科联系紧密等学科特点。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则是每一位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同时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内科及全科住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我们更加应重视基础医学知识的巩固,并结合专科特点及平台资源,加强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技能操及诊断技术作培训,同时还需要了解血液科先进技术及最新进展,以达到培训效果,培养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具有先进知识、同时具有医学人文关怀意识的合格住院医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抗GPⅡb/Ⅲa及GPΙb/Ⅸ抗体的表达、抗体阳性表达与出血评分的关系,以及不同抗体类型出血评分的差异,为原发与继发ITP患者的诊治和出血严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20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原发ITP患者(42例)及继发ITP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ITP出血评分量表行出血评分。应用改良MAIPA法检测患者抗GPⅡb/Ⅲa和抗GPΙb/Ⅸ抗体。结果 原发与继发组患者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原发组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Ⅱb/Ⅲa抗体为主,继发组抗体表达以抗GPΙb/Ⅸ抗体为主,两者抗体阳性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继发组患者整体出血程度较原发组重(P <0.05)。抗体阳性表达与出血程度的关系:①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 <0.05)。②抗GPΙb/Ⅸ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 <0.05),双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 <0.05)。结论 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阳性表达对原发与继发ITP无鉴别意义,但原发ITP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Ⅱb/Ⅲa抗体为主,继发ITP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Ιb/Ⅸ抗体为主。继发ITP患者临床出血程度较原发ITP患者重。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及抗体双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im3(sTim3)、Galectin9及Th1(IFN-γ)、Th2(IL-4)、Th17(IL-17)、Treg(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在ITP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5例ITP初诊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sTim3、Galectin9及IFN-γ、IL-4、IL-17、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5例ITP患者血清中sTim3、Galectin9的表达水平升高(P0.001);血小板数量降低(P0.001);Th1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Th2和Treg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sTim3与IFN-γ、PLT呈相关性,sTim3与IL-4、IL-17、TGF-β无相关性;Galectin9与sTim3、IFN-γ、IL-4、IL-17、TGF-β、PLT无相关性。结论在ITP患者血清中sTim3和Galectin9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在ITP免疫失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疗效及出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40例新诊断IT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d×4 d)治疗。应用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患者体内抗血小板GPⅡb/Ⅲa和GPⅠb/Ⅸ抗体,分析抗体与ITP患者疗效及出血程度的关系。结果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阴性的患者疗效(95.0%)明显优于抗体阳性的患者(60.0%)(P0.05),抗GPⅠb/Ⅸ抗体阴性的患者疗效(90.9%)优于抗GPⅠb/Ⅸ抗体阳性的患者(61.1%)(P0.05)。抗体阳性患者2级出血(55.0%)高于抗体阴性患者(20.0%)(P0.05)。1级出血时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9.5%)、抗GPⅡb/Ⅲa与抗GPⅠb/Ⅸ双抗体阳性(28.6%)出血程度均高于抗GPⅠb/Ⅸ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出血时抗GPⅠb/Ⅸ抗体阳性(33.3%)、抗GPⅡb/Ⅲa与抗GPⅠb/Ⅸ双抗体阳性(40.0%)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GPⅠb/Ⅸ抗体阳性的ITP患者对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反应差,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患者较抗体阴性患者临床出血程度重。  相似文献   
6.
王蕾  孙明玲  刘颖 《肿瘤学杂志》2016,22(2):158-160
摘 要:[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失败后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CHOP方案治疗失败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改用二线ICE方案治疗,第1~3天静脉注射依托泊苷(VP-16)100mg/m2,第2天静脉注射异环磷酰胺(IFO)5g/m2和卡铂(CBP)按曲线下面积(AUC)=5,max=800mg,每隔3周重复上述疗程。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第1天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2天静脉注射环磷酰胺600mg/m2、表阿霉素70mg/m2和长春新碱1.4mg/m2,第1~5天口服强的松40mg/m2,每隔3周重复上述疗程,两组均给予6个疗程,对比治疗后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3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86,P<0.01);观察组治疗后生存时间超过30个月患者占82.05%,对照组仅为43.59%,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99,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Ⅰ级程度4例,Ⅱ级2例,Ⅲ和Ⅳ级均为0例,对照组Ⅰ级程度9例,Ⅱ级 16例,Ⅲ和Ⅳ级分别为7例和8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23,P<0.05)。[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失败后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可溶性ST2(sST2)和白细胞介素(IL)-33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对Th17/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机制。方法 30例ITP患者作为ITP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2组外周血血清中 IL-33、sST-2、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TP组血清sST2及IL-17水平均升高(P<0.01),TGF-β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IL-33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ITP 组中 sST2 与 TGF-β 呈负相关(r=-0.471,P<0.01),与 IL-17 无相关性(r=0.189,P>0.05)。结论 sST2表达水平增加和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是导致ITP发病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3例初治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来自20名志愿者的正常骨髓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AML患者骨髓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AML患者C-kit 8/17、NPM1、FLT3-TKD/ITD、CEBPa基因突变情况。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逐步Cox回归模型。结果 初治AML患者的c-Myc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143例AML患者中基因突变患者98例,检出率为68.5%(98/143)。c-Myc基因表达与CEBPa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0.174,P=0.037)。c-Myc基因高表达组2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为40.0%(36/90),c-Myc基因低表达组为77.4%(41/53)。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c基因高表达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的AML患者有较差的无事件生存和总生存期。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型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CBA方法分别检测14只正常小鼠,14只未治疗ITP模型小鼠及14只泼尼松治疗后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的IL-2、INF-γ(Th1)、IL-4、IL-10(Th2)、TGF-β1(Th3)和IL-17(Th17)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IFN-γ、IL-2(Th1)、IL-17(Th17)水平明显升高,IL-10、IL-4(Th2)、TGF-β1(Th3)水平明显降低,Th1/Th2比值增高(P均0.05),泼尼松组与正常组比较,Th1、Th2、Th17和Th3型细胞因子水平及Th1/Th2比值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在ITP模型小鼠中存在细胞亚群平衡的偏移,表现为Th1、Th17型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亢进,Th2、Th3型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低,提示辅助型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参与了IT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症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35例恶性血液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41例恶性血液肿瘤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结果静脉血栓多发生在恶性血液肿瘤确诊的3个月内,以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较为多见,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最为常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中心静脉置管、激素、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卧床时间7 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中心静脉置管和卧床时间7 d为恶性血液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有中心静脉置管及卧床时间7 d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