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血管外科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临床学科,不仅包含外科解剖基础知识,同时还涵盖了病理生理、药理及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综合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习惯的改变,临床病例激增,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治疗发展迅速,目前地级市以上的医院逐渐对其进行单独分科。该学科理论知识繁多,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专业性强,但教学课时安排少,临床见习教学难度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心血管外科教学需求,本科室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素质培养,引入多媒体资源和标准化病人丰富教学内容,整合应用新理念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角色转变,有效提高了见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D-二聚体检查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地位和意义。方法:对行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在2月以上的患者在门诊检查凝血四项(INR、Fbg、APTT、TT)及D-二聚体262例次,按照INR不同分为三组(I组:INR<1.5;II组:INR1.5~2.5;III组:INR>2.5),分析。结果:各组都有D-二聚体阳性的病例,但是发现大多数检验单集中在I及II组。在I组里的D-二聚体阳性和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II组。I组和I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组和I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组里出现2例脑栓塞和两例下肢血管栓塞患者;II组无栓塞患者;III组1例患者是在当地抗凝不足导致左下肢血管栓塞,加强抗凝及抗血栓治疗后,按INR的改变分到III组的。结论:D-二聚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状态检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应该在心脏外科医生当中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前一次INR<1.5的患者中,应同时检查。在没有检查D-二聚体的情况下发现INR<1.5后应补充检查,以防止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手术血液综合再利用是否可以减少库血的使用量以及是否造成肝、肾功能损害。方法回顾研究了150例血液综合再利用患者和150例对照患者的输血量、医疗费用以及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血液综合再利用患者输血量比对照组几乎少50%(P<0.01),特别是术前放血的患者;而两组的肾功能均正常,胆红素均较高,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液综合再利用组放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较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血液再利用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库血的用量,且不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同时可改善患者手术后的凝血状态,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50例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处理资料。结果:50例中,其中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3例,2例成功,1例死亡。合并冠心病同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3例,2例成功,1例低心排死亡。1例心律紊乱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5d死亡,不明原因死亡1例。46例痊愈出院。结论:病程较长的风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较重,特别是合并其他脏器病变,部分患者合并恶病质,要注意视术前心功能和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改善,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术后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手术中零平衡超滤对血清乳酸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珐将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零平衡超滤技术,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形式的超滤,采用雷度ABL-77血气分析仪监测两组术后血红蛋白浓度(Hb)、血清乳酸水平(Lac)以及血糖(Glu)水平,并观察术后用血量及术后24h胸腔引流量。蛄果超滤组术后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滤组术后血清乳酸水平及拔管后的血清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滤组术后用血量、24h胸腔引流量和尿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应用零平衡超滤,可以有效地减少体外循环后患者体内血清乳酸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浓度,而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D-二聚体(D-dimer,D-D)含量与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其与国际化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其在抗凝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按有无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三组:无并发症组(135例),出血组(12例),栓塞组(3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20例为对照组。通过TpP、D-D、INR等指标的检测及随访并发症的结果等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 TpP检测指标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3)。D-D在无并发症组(100.96±61.56)、栓塞组(17.78±5.94)和对照组(5.97±1.58)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INR在无并发症组(1.65±0.34)、出血组(2.22±0.65)和对照组(1.11±0.10)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但对于血栓发生的状态其监测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TpP、D-D检测在瓣膜置换术后具有辅助监测的效果,对确定抗凝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随着心外科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经验的积累,手术治愈率大大的提高。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2例,本人在院外参与治疗2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8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V SD)58例,房间隔缺损(A SD)4例,V 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6例,V SD合并A SD 16例,PDA 3例。8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75例行常规心脏畸形矫治手术,V SD采用间断缝合涤纶补片修补,7例室间隔水平双向分流平衡的患者进行了单向活瓣V SD修补术;5例因艾森门格综合征放弃手术治疗。结果行手术治疗的82例中共死亡4例,均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其中单向活瓣V SD修补者死亡2例。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38~178h(56±8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58~244h(117±43h)。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均为肺不张,经雾化吸入、吸痰和拍背等治疗后治愈。随访78例,随访时间6个月,气促症状明显减轻,超声心动图提示2例心脏补片处有少量分流,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非有创性检查方法能对肺动脉高压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术前对肺动脉高压性质的准确判定、心肺功能调整以及围手术期处理是此类患者安全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胃壁内吻合术重建贲门功能对预防食管下段癌、食管胃交界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对66例食管下段癌、食管胃交界癌患者(研究组)施行胸腔食管胃壁内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同期行器械吻合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采用X~2和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1)反流程度:研究组3例为Ⅰ度,63例为0度;对照组16例为0度,23例为Ⅰ度,19例为Ⅱ度,7例为Ⅲ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3,P<0.05).(2)钡餐透视:研究组12例有少量钡剂反流,对照组有41例钡剂反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P<0.05).(3)胃镜检查:研究组9例黏膜改变,对照组46例黏膜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P<0.05).(4)食管括约肌压力:研究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为(3.4±0.8)kPa,食管上括约肌压力为(7.4±1.7)kPa;对照组分别为(2.5±0.6)kPa、(4.2±0.8)k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11.59,P<0.05).结论 食管胃壁内吻合术能够部分达到贲门功能重建的作用,可较好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50例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的结果进行综和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有15例诊断为冠心病,瓣膜退行性病变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瓣膜退行性病变组(P〈0.01),颈动脉超声是术前冠脉造影的良好预测指标。结论瓣膜退行性病变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大于非瓣膜退行性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颈动脉超声能较好地预测冠心病的发病,是一个较好的术前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