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升导管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拔管,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导管小组在对全院各病区带有导管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29种导管的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并完善导管各种规章制度及交接流程、制定转运过程中导管的处理原则。结果导管标准化程序建立后,各种导管非计划拔管发生数由2012年的35例次降至2013年的16例次。2013年导管固定规范率、标识规范使用率,护理人员对意外拔管紧急处理掌握合格率,首次置管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合格率,患者对导管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显著高于2012年(P0.05,P0.01)。结论导管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导管护理规范性,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各种导管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管道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顾玉英  李艳飞  马娟 《全科护理》2011,(36):3329-3329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预防有创动脉压监测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0例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病人提出护理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循证支持,结合实际条件和临床护理经验制订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75例病人未发生相关并发症,3例发生局部血肿,2例发生穿刺点感染,经有效护理及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有效预防了有创动脉压监测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血胸是闭合性胸部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3%。血胸的严重性既在于急性失血,也在于胸腔内血液积存占位,及时引流,减少肺、纵隔的压迫是治疗的关键,根据血胸的多少,常采用胸腔穿刺抽血或闭式胸腔引流术治疗,通常使用的胸腔引流管较粗,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并且易发生脱管、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和更换不方便等[1]。我院ICU2009年2月—2010年2月对收治的48例创伤性血胸改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22~80岁,平均45岁。车祸伤38例,坠落伤10例,合并肋骨骨折29例,创伤性气胸25例,休克  相似文献   
4.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经逆行胃肠减压管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前  顾玉英  柳档  王乐 《癌症》2000,19(9):949-949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传统方式多从鼻孔插胃肠减压管 ,同时伴行一根2mm内径的十二指肠营养管.但由于内径细小影响营养治疗,加上经鼻腔痛苦,影响通气功能,严重者出现鼻腔出血,患者往往在术后难以坚持而自行拔管.我们经外科改进后的营养途径,即术后自逆行胃肠减压管给予营养补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1976年~1983年根据 DSM—Ⅲ标准和kraepelin′s 的情感性精神病主要症状的标准,将资料完整,符合上述标准的32例分析如下。资料分析一、性别及病型 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其中单相躁狂、单相抑郁及双相分别15:11:6。各型之比与国内报道分布一般情况相仿。二、发病年龄本组发病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51岁,其中以14~35岁23例,占71.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活动对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的影响,确保患者转运安全。方法2013年3—10月成立品质管理活动小组,设计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查检表,全程跟踪院内急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流程,针对转运、交接过程中进行评分并将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确定并落实7项改进措施。结果研究组转运前合格者78例(91.76%),转运中合格者77例(90.59%),交接合格者75例(88.23%),护理文件记录合格者84例(98.82%),总分合格者84例(98.8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5,5.80,6.12,4.49,4.84;P<0.05)。结论品质管理活动实施活动后,均达到安全转运的目的,确保了患者的转运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医疗纠纷,降低了转运风险,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自制指导册的应用,提高护士的感染控制意识与能力,降低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率.方法 科室成立专项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小组,通过医院院感数据网络的建立,每月统计出感染的病例,对相关感染病例分析原因,解析要因,修定有关尿管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细化尿管护理标准化程序,补订尿管评估表及专项尿管质量考核表等,将以上内容制定成图文并茂的流程指导册.此册纳入全科护理人员教育培训计划,相关护理操作流程考核,持续做好评估监测及质量控制等一系列措施.结果 自制指导册临床应用后,2015年组ICU患者的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1.45‰,较科室2014年组全年尿路感染下降了2.39%‰.2015年组尿标本正确采集率(87.50% vs.43.75%)、男性会阴护理正确执行率(81.25% vs.47.92%)、每日尿管评估执行率(93.75%vs.37.50%)较2014年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自制指导册的建立为临床护士院感控制提供参考,起到正确指引作用,能有效降低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我院将本市1988年上半年甲型肝炎流行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淤胆型肝炎(5.3%)资料较全的52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31岁,主要集中在29~34岁之间。94.3%患者于病前1个月左右曾食用受污染的毛蚶。以发热起病者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苏州昆山地区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外阴阴道炎感染情况及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采用药敏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24例受检患者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阳性率55.10%(454/824);药敏试验显示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克霉唑(96.92%)、酮康唑(93.61%)、氟康唑(90.75%);耐药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制霉素(49.78%)、氟胞嘧啶(37.22%)、咪康唑(30.18%)。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应用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患者时及其他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1]。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指的是由同一工作单位、部门或工作性质的相关人员,自动自发地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2]。品管圈活动的特点是被授予一定权力的小组,每个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3]。我院SICU从2013年8月起,将QCC工作方法运用于降低S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有效管理ICU患者,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