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黄藤草在红河州分布区域、资源概况、蕴藏量,为黄藤草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走访及实地调查对红河州野生资源蕴藏较为丰富的蒙自、个旧、金平、屏边、红河、绿春、元阳共7个县市进行黄藤草资源调查。结果蒙自的黄藤草生物蕴藏量最丰富,占红河州总蕴藏量16%;其余依次为元阳占15%,金平占15%,红河占14%,屏边占14%,个旧占14%,绿春占12%。结论本次资源调查表明,红河州黄藤草蕴藏量大,可进行合理有效开发,一方面使黄藤草价值得以利用,另一方面可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柴藿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Diamonsil C18(2)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46∶54),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黄芩苷在0.632 ~3.7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E+06X-481319(r=1,n=6),平均加样回收率101.46%,RSD为2.14%.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柴藿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浸膏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浸膏密度(A)、喷雾速度(B)、出口温度(C)进行考察,每个因素三个水平,并以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的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结果: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A1B3C2,即浸膏密度0.8 g/mL、喷雾速度2 mL/min、出口温度80℃.结论:该工艺稳定、有效、可控,为中试生产工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白刺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考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加液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优化出白刺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化所得白刺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2%,加液量为21倍,提取温度为71℃,提取时间为133 min。结论:响应面优化所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准确、稳定,是提取白刺花中总黄酮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是促进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加深工学结合和产教融合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与云南文山为了你健康药房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现代学徒制班,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白刺花中总氨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总氨基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考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加液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优化出白刺花中总氨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化所得白刺花中总氨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8%,加液量为21倍,提取温度为69℃,提取时间为131 min。结论:响应面优化所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准确、稳定,是提取白刺花中总氨基酸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野生白刺花的生物蕴藏量调查。方法:采用文献调查、走访调查及实地调查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野生资源蕴藏较为丰富的6个县市进行野生白刺花资源调查。结果:野生白刺花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县市蕴藏量比较丰富。其中,金平的生物蕴藏量最丰富,占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总蕴藏量的19%,而个旧的生物蕴藏量最低,占全州蕴藏量的13%。结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野生白刺花蕴藏量大,因此,建议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柴藿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方法:按L9(3^4)进行考察的最佳成型工艺,即药粉与辅料比,糖粉与糊精比,润湿剂(乙醇)浓度3个因素,以成品率及流动性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成型工艺参数。结果:以药粉:辅料为1:1.5,糊精:糖粉1:5,乙醇浓度为70%为水捉浸膏粉颗粒成型最佳条件。结论:柴藿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筛选,方法简便,稳定可控,为中试工艺的生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单菌与混合菌对大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的比较研究,为提高中药材中大黄素微生物转化产率提供一种选择。方法 采用58株单菌、26组混合菌进行大黄素固态生物转化,固态转化条件为温度28°C,时间5天,水分80%。采用HPLC对大黄素不同单菌和混合菌下的转化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对大黄素转化率高,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高的菌株与混合菌。结果 在筛选的58株菌株、26组混合菌中,YIM321801固态转化大黄素的转化率为30.7%,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22.8%;YIM3088固态转化大黄素的转化率为21.1%,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0.8%;而混合菌YIM321801:YIM3088固态转化大黄素,转化率达到60.1%;ω-羟基大黄素的生成率为32.9%。结论 本研究发现混合菌YIM321801(青霉属Penicillium):YIM3088(台湾根霉Rhizopus formosensis)对大黄素转化率最显著,比单菌转化更有优势,为大黄素混合菌转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清咽口服液水提醇沉工艺,为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次野鸢尾黄素转移率和总皂苷转移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清咽口服液水提醇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采用10倍量的水,药材浸泡0.5 h,提取3次,每次1.5 h。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药液生药含量1.5 g/m L,药液含醇量为70%,15℃静置12h。结论:优选出的水提醇沉工艺与企业规模化生产相结合,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可用于清咽口服液的精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