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中文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治疗1年和治疗2年时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并定期检测患者的ALT和HBV DNA等指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1年、治疗2年的SAS、SDS平均得分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F=12.661、22.395,均P<0.01).治疗前、治疗1年、治疗2年时SAS、SDS得分大于50分的患者分别为5.8%、4.2%、1.7%和13.3%、7.5%、5.0%.治疗2年时,HBV DNA转阴和未转阴的患者,焦虑改善率分别为69.0%、22.2%(x2 =22.325,P<0.01);抑郁改善率分别为77.4%、22.2%(x2=32.17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HBV DNA未阴转的患者相比,阴转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7.751 (3.026~19.853)、15.069(5.309~42.770);与ALT未复常的患者相比,ALT复常的患者抑郁改善的OR值及其95%CI为4.103(1.376~12.238).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HBV DNA阴转是焦虑和抑郁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解双双  程文瑾  焦军霞  刘晓艳  刘莉 《肝脏》2023,(3):309-312+329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及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的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测量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T值和Z值,依据WHO诊断标准分为骨质正常组、骨质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这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抗病毒治疗药物、体质指数(BMI)、凝血功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纤维化水平的差异,分析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应用核苷(酸)治疗的CHB患者中,骨密度减少的患者比例为24.6%,骨质疏松患者的比例为18.2%。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增大、女性、低BMI、应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血肌酐水平增高的患者发生骨密度下降的风险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值1.06,95%可信区间1.02~1.11,P=0.005)、女性(OR值1.37,95%可信区间1.56~2.13,P=0.015)、低BMI (OR值0.88,95%可信区间0.81~0.97,P=0.01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急性乙型肝炎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并分析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618例住院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人口资料、血生化、乙肝病毒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结果 618例患者中,549例(88.5%)伴有胆红素升高,其中202例(32.7%)血清总胆红素大于171μmol/L。单因素分析显示,有饮酒史及发热、乏力、纳差症状且较年长的患者更易伴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饮酒史、发热、乏力、纳差是急性乙型肝炎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饮酒史、发热、乏力、纳差是急性乙型肝炎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现代柱色谱技术,如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HW-40C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等对箭叶淫羊藿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4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确定其结构分别为3′-羟基宝藿苷-Ⅱ(1)、huazhongilexone-7-O-β-D-glucopyranoside (2)、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 (3)、宝藿苷-Ⅱ(4)、淫羊藿次苷-Ⅱ(5)、kaempferol 3,7-di-O-α-L-rhamnopyranoside (6)、(+)-aromadendrin (7)、kaempferol 3-O-(2-O-β-D-apiofuranosyl)-α-L-rhamnopyranoside (8)、箭藿苷A (9)、2″-O-rhamnosyl icariside-II (10)、apigenin-7-O-β-D-glucoside(11)、quercetin3-O-β-D-apiofuranoyl-(1→2)-α-L-rhamnopyranoside(12)、山柰酚(13)、淫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