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CP-AES法测定龟板中常量和微量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铮 《中草药》2009,40(1):73-74
目的 分析中药龟甲中的常量与微量元素.方法 采用湿法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龟甲中u种常量与微量元素,并对其中的游离钙做了一定的分析.结果 回收率为90.9%~109.1%,RSD%为0.5%~4.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左室造影在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左室造影检查并评价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00%。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得患者治疗后的E/A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左室造影测得患者治疗后的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每搏输出量(SV)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每周心绞痛发病次数、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6MWT)显著长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有一定疗效,且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左室造影检测心功能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介入的方法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入急性心肌梗死部位,观察其安全性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例,行骨髓干细胞移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于术前、术后查24 h动态心电图,术前、术后1周、2月、4月均查超声心动图,术后2月、4月行6 min步行实验(6 MWT)等检查.结果 6例移植患者术前、术后均无不良反应,4个月的观察,未发现新的心律失常,相反原有室性早搏的患者,其较前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时间的延长而在增长,差异显著(P<0.05);术后2个月、4个月的6 MWT,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冠状动脉自身骨髓干细胞移植安全性好;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正> 例1:女。28岁。因劳累10余日自觉吞咽食物时出现心悸,短时间内消失,不伴头晕等不适。无感冒、腹泻及食管损伤史。体检:Bp、心界无异常,心率80次/分、律齐,但做吞咽动作时心律不规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心音,肺无罗音,肝、脾未及。心电图常规检查为正常窦性心律,于吞咽食物及流体或仅做吞咽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亚杰  吕新湖  薛铮 《临床荟萃》2009,24(24):2155-2156
心肌梗死是目前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生理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有研究显示MPV并不能预测心肌梗死的发生。本研究观察了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9例有排尿性晕厥史的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其中有5例在午睡后或夜间起床后排尿时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对心律失常在引致排尿性晕厥中的意义和排尿导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与阿司匹林加复方丹参滴丸组(试验组).于用药前及用药1周、用药1月后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 治疗1月后试验组PAGM、TXB2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ACS患者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PAGM、TXB2水平,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8.
时占楼  冯燕光  薛铮  吴琳 《临床荟萃》2008,23(12):894-895
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出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记录60倒冠心病病人病史、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检测病人血小板聚集率、血糖(GLU)、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杆各因素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AR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t=3.253,P=0.001)、CRP(t=2.549,P=0.015)显著相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可能与LDL-C、CRP因素有关,在这些状态下应警惕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必要时增加剂量或其他替代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的疗效。方法  71例 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治疗组 ,随访 6个月 ,观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服药前后纤维蛋白原 ( FIB)、C反应蛋白 ( CRP)的变化。结果 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紧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冠状动脉搭桥术 ( CABG)因缺血再住院发生率下降 ,FIB、CRP减少。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ACS,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