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
目的:通过检测二肽酶1(dipeptidase 1,DPEP1)mRNA及其蛋白质在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R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DPEP1在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腺瘤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腺瘤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组织,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30例,高分化腺癌组织2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PEP1 mRNA 在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560±0.052和0.328±0.040(P=0.001),在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组织、30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及20例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684±0.108、0.235±0.045和0.832±0.136(P<0.001)。DPEP1蛋白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结直肠上皮内瘤变83.33%(50/60)和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20%(6/30),弥漫性分布于细胞质中(P<0.01)。DPEP1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57%(31/35)、76%(19/25);DPEP1表达水平与上皮内瘤变病理分级及进展相关(P<0.05),但在不同性别、年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P1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结直肠癌中表达并可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肿瘤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行肠镜下电切术7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2例,肠段切除术2例,根治性手术5例,全结肠切除术1例,剖腹探查术1例。结果 18例中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中50%病理结果为腺癌。结论术前高度怀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为腺癌,如果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病变肠段切除,如术前或术中可确诊为腺癌,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单管间断性滴定冲洗引流在肠瘘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例肠瘘患者根据引流方法 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予以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单管间断性滴定冲洗引流治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肠瘘口愈合时间、外源性感染率、放置管道所引起的创伤、拔管后瘘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对腹壁创口瘢痕的接受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瘘口愈合时间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拔管后瘘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源性切口感染率、放置管道引起的创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创口瘢痕接受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单管间断性滴定冲洗引流应用在肠瘘治疗中可减轻置管所致创伤,减少感染、缩短拔管后瘘管愈合时间,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腹壁瘢痕的接受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金龙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金龙胶囊联合TACE)30例,对照组(单纯TACE)30例。每30天为1个周期,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症状、AFP变化、肝功能分级改善、不良反应等,用肝癌患者特异性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价。   结果  ① 治疗组CR 0例,PR 7例,SD 18例,PD 5例,控制率(CR+ PR+SD)83.33%;对照组CR 0例,PR 5例,SD 13例,PD 12例,控制率(CR+ PR+SD)6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②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检测AFP含量,改善率23.33%、稳定率为60.00%、恶化率为16.67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含量改善率20.00%、稳定率为53.33 %、恶化率为2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肝功能分级(Child-Pugh)改善率、分级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 < 0.05)。④治疗组胃肠反应、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生存质量的评价:在改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金龙胶囊配合肝动脉介入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癌TACE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可降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广泛应用,使肝癌的近期疗效得到明显的提高,但单次TACE有时难以根据肿瘤细胞代谢特点及药动力学用药[1].我们自2001年6月以来采用经皮股动脉插管植入药盒系统(PCS)治疗各种晚期肝癌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干细胞标记物LGR5(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偶联受体5)蛋白在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探讨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腺瘤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2例,腺瘤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8例)、10例腺瘤,20例高分化腺癌标本中LGR5表达水平。结果LGR5在高分化腺癌中表达率为100.00%(20/20),明显高于结直肠上皮内瘤变[83.33%(50/60)]和腺瘤[40.00%(4/10)],P<0.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37%(27/32)、82.14%(23/28),LGR5表达水平与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 LGR5可作为选择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手术方式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5例近端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行近端胃癌根治时采用改良空肠间置术重建消化道;选择同期15例胃近端癌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残胃-食管吻合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2组病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吻合口漏、中度以上贫血及倾倒综合征病例发生。2组术中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胃排空情况及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均〈0.05);患者术后6个月的体质量及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改良空肠间置术,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进行了开腹减压,其中11例开腹后腹胀腹痛缓解,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得到纠正,最后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腹腔室隔综合征持续进展,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而死亡。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时早期积极对症治疗,若短期内症状无改善,及时行开腹手术进行减压,可阻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存活率。但应把握好开腹手术的指征和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