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高氨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尿素酶快速试验(RUT),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血清抗Hp抗体测定,对64例肝硬化患者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血氨测定。对Hp阳性者给予根除治疗后复查血氨,比较根除治疗前后血氨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为67.2%,在根除Hp治疗后血氨浓度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血氨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可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升高,根除Hp后可使血氨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曹莹钰  邱春雷  罗其泰 《江西医药》2007,42(10):906-907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32例,在常规护肝降酶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qd,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及脾脏回缩情况.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HBVDNA等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明显临床疗效是抗病毒治疗及延迟肝移植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肝结核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我们对2003年6月-2007年8月,经病理或抗结核治疗证实的9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肝结核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炎8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调查8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服用药物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作出综合判断。结果最常见的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是抗结核药(29.3%),其次是中草药(18.3%),抗生素(14.6%),抗肿瘤药(11%),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药物(7.3%)等。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及胆汁淤积为主,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于服药后1~4周和1~3个月。结论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有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已患肝病等。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应重视药物性肝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沉默Livin基因对大肠癌HT-29细胞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化学合成的Livin siRNA转入HT-29细胞,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效果.选用5-氟尿嘧啶(5-FU)作用于转染和未转染的细胞,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si-Livin1转染组Livinα mRNA、Livinβ mRNA和Livin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余干扰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5-FU对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强于si-Livin1转染组(P<0.01),而si-Livin1+5-FU组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si-Livin1转染组和单独5-FU作用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Livin1转染可使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P<0.01),5-FU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强于si-Livin1转染组(P<0.01),si-Livin1+5-FU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si-Livin1转染组和单独5-FU作用组(P<0.01).结论 siRNA沉默Livin基因能够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促其凋亡,提高5-FU的化疗敏感性.Livin基因有望成为大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我院内镜室对6例原因不明的小肠出血患者,在剖腹探查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均发现小肠出血的准确部位和原因,减少了术中的盲目性,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8-46岁,平均36.6岁。出血病程3天*6年不等。主要症状为轻重不等的消化道出血,其中4例黑便,1例暗红色血便,1例呕血及黑便。6例均经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及钡剂X线透视排除了上消化道和结肠病变。6例中,2例因出血量大,4例反复出血后行剖腹探查术。2检查方法术前用2%的戍二醛浸泡30分钟。开腹后由屈氏韧带以下小肠切口插人,术者握住内镜先端部,将小肠拉…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胃炎属癌前状态 ,伴有严重不典型增生或 b型肠化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其病因可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HP)有关 ,而从中医角度来看 ,该病多由于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脾胃虚弱所导致的。我们应用抗菌三联疗法和蒲蛇柴参汤 (蒲公英 16 g、蛇舌草 30 g、柴胡 10 g、白芍 10 g、枳壳 10 g、炙甘草 10 g、太子参 10 g、白术 10 g、茯苓 16 g)结合治疗感染 HP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我院门诊患者 ,均经胃镜检查胃粘膜活检病理组织学有萎缩 (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肠化 ) ,…  相似文献   
8.
宋晓琴  罗其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1031-1033
由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能更充分地发挥内镜本身的灵活性,术者对内镜能有较好的感知性,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平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能更加准确地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且患者普遍感觉良好,目前已成为当今国际结肠镜操作的主流趋势。随着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等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优越性更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我院结肠镜双人操作多年,自2002年逐渐转变为单人操作,现已成功完成数千例,对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有了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9.
罗其泰 《江西医药》2006,41(4):214-215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3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近年发病明显年轻化。临床以大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贫血、肠梗阻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早期诊断较困难.特别是横结肠癌早期缺乏特殊症状,仅表现为中上腹饱胀感,极易误诊为“胃、胆囊病”。为总结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曹莹钰  严红  罗其泰 《江西医药》2007,42(8):714-715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病人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分成2组:HP根除成功组79例,HP根除失败组37例,对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HP根除成功组GRED发病率为11.39%(9/79),HP根除失败组为13.63%(5/37),Hp根除治疗前后GRED发病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U患者根除HP和GRED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