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益视明目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制剂中的枸杞子、丹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丹参素钠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流动相:甲醇-0.5%醋酸水溶液(10∶90)。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可见、阴性干扰小,可用于鉴别益视明目颗粒中的枸杞、丹参;丹参素钠在2.00~6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加样回收率105.6%,RSD=1.60%。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性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益视明目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完善复抗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人参、川乌、草鸟进行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碱含量.结果:该药丸中含有人参皂苷、鸟头碱等有效成分;生物碱线性范围0.02~0.20mg·ml-1,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1.45%(n=9).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丸剂中生物碱的含量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抗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近五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彦  缪婧 《中国药师》2010,13(8):1155-1157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4~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其中使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记录。结果:调研药品不良反应报表736例,其中91例为中药注射剂,占药品不良反应的12.4%,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占52.7%。结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应按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辨证论治,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清脑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脑宁颗粒中赤芍、当归、川芎、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清脑宁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岛津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30∶7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TLC法能鉴别出赤芍、当归、川芎、陈皮;芍药苷质量浓度在12~1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n=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可用于清脑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5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抗菌药物的费用比例、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基本来自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及青霉素类复方制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头孢菌素类使用频度较高,部分药物DDC较高。结论我院还存在部分药物DDDs偏高的情况,应严格限制头孢菌素类(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尤其是左氧氟沙星)及青霉素类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避免DDDs的过快增长,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外肿瘤细胞抑制实验及体内抗肿瘤实验,探讨苍耳亭体内外抗人肝癌细胞Hep G2的作用。方法体内通过构建裸鼠肝癌自发转移模型,并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苍耳亭低、高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2周,完整剥离肿瘤组织,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并且剥取主要脏器,计算脾指数与胸腺指数;体外通过MTT、Transwell实验初步观察苍耳亭对癌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苍耳亭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7.61%和39.57%,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活性(P0.05,P0.01),并且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苍耳亭抑制Hep G2细胞增殖效果明显,与空白对照组DMSO比较,16μM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IC50值为29.04μM。同时,Transwell实验显示也能抑制体外癌细胞侵袭。结论苍耳亭体内外对肝癌Hep G2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缪婧  刘畅  王旭  王秀梅 《医学信息》2019,(12):34-36,49
纳米材料是一种多功能新型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 nm。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性能,如比表面积大,物理、机械和生物特性以及抗菌作用等,使其加入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光学、化学、电学和力学性能。近年来随着对纳米材料的深入研究,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纳米材料可被应用于牙体牙髓,牙周组织工程,口腔外科和成像等中。本文针对常见纳米颗粒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庄美芳  缪婧 《海峡药学》2007,19(2):12-15
目的 通过对头孢呋辛酯片处方的改进来提高其溶出度.方法 通过不同组方筛选适宜的辅料和用量,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晶纤维素的用量、羧甲基淀粉钠的用量、粘合剂浓度对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的影响.结果 微晶纤维素为110mg/片,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15mg/片,聚维酮(PVP)为6%时,头孢呋辛酯片的溶出能达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对溶出度的要求.结论 采用合适的辅料与工艺,可显著地改善头孢呋辛酯片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9.
53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水英  许彦  缪婧 《医药导报》2009,28(6):807-809
[摘要]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2004年5月~2007年4月收到的53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3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18岁者占36.96%;涉及ADR 的药物共有135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居首位(67.17%),其次为中药制剂(22.89%);ADR 病例中合并用药占25.89%;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75.23%);ADR 涉及最多为皮肤及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ADR发生频率最高的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1.82%)。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强化医务人员对ADR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两亲性共聚物复合骨形成蛋白修复兔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由于PLA-PVP两亲性共聚物具有亲-疏水微相分离的结构,与人体内血管结构相似,非常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实验观察应用聚乳酸以及PLA-PVP/rhBMP-2复合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过程中材料与颌骨的结合况及颌骨缺损的修复情况,验证PLA-PVP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造模: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6只,用牙科电钻在双侧下颌骨下缘造成约15mm×6mm范围的全层骨缺损,然后随机分为4组,rhBMP-2/PLA-PVP组8只,植入复合有rhBMP-2的PLA-PVP两亲性共聚物;PLA-PVP组8只,植入PLA-PVP两亲性共聚物;PLA组8只,植入PLA;对照组2只,不植入任何材料。前3组分别于2,4,8及12周各处死2只,对照组2只于术后12周处死。②观察指标:取材后行X射线、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电镜观察材料降解及新生骨生长情况,并应用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检测骨矿物质密度,以探明成骨的质量和成骨速度。结果:①各组材料植入后无感染和排斥反应,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显示各组随时间的增长材料逐渐降解,新生骨组织逐渐替换材料并修复缺损区。②术后骨密度测量显示各组材料骨修复区随时间的增长密度逐渐增大,PLA-PVP/rhBMP-2组术后2,4,8,12周骨密度值明显优于PLA-PVP组和PLA组(P<0.01),PLA-PVP组优于PLA组(P<0.01)。③术后12周,PLA-PVP完全降解,PLA则有部分残留,对照组骨缺损区未能修复。结论:①PLA-PVP/rhBMP-2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成骨能力。②PLA-PVP生物相容性好,效果优于聚乳酸,可作为骨形成蛋白2的有效载体,有希望成为修复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