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联合下调miR-425-5p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宫颈癌HeLa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细胞库)分成Control组(不做任何处理)、Anti-NC组(在HeLa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inhibitor control)、Anti-miR-425-5p组(在HeLa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miR-425-5p inhibitor)、木犀草素+Anti-NC组(在HeLa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inhibitor control,经40 μmol/L木犀草素处理)、木犀草素+Anti-miR-425-5p组(在HeLa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miR-425-5p inhibitor,经40 μmol/L木犀草素处理)共5组,并对上述5组采用MTT测定细胞培养24 h后A值(以A值代表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培养12 d后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培养24 h后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培养24 h后侵袭和迁移数目,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培养24 h后p-Akt、c-caspase-3、c-casp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5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与Anti-NC组比较,Anti-miR-425-5p组、木犀草素+Anti-NC组、木犀草素+Anti-miR-425-5p组细胞增殖活性、侵袭与迁移数目和MMP-9、MMP-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caspase-9、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ti-miR-425-5p组、木犀草素+Anti-NC组比较,木犀草素+Anti-miR-425-5p组细胞增殖活性、侵袭与迁移数目和MMP-9、MMP-2、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caspase-9、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犀草素联合下调miR-425-5p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涎腺腺泡细胞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A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将完成随访的56例患者分为死亡组(n=18)和未死亡组(n=38).对临床病理特征与ACC患者死亡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推测影响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71例ACC患者中,发病年龄为40~60岁、病程﹤5年、肿块无压痛、质地中等、肿物边界清晰、移动度尚可、无淋巴结转移,发病部位为腮腺、肿瘤直径为2~4 cm、临床分期为Ⅰ期、术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多;在完成随访的56例患者中,复发率为35.71%、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21.43%、肺部转移率为10.71%、死亡率为32.14%,术后1年、3年、5年及5年以上的生存率分别为96.43%、92.86%、82.14%及67.86%;死亡组和未死亡组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物边界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发病部位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C以40~60岁的患者居多,多见于腮腺,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复发率低、5年内生存率较高;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方案( TP方案)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病人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 72例晚期卵巢癌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紫杉醇、顺铂方案静脉化疗,观察组在静脉化疗的基础上,在末次化疗后第 8天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顺铂用量为 60 mg,每次热灌注化疗时间为 90 min。比较两组病人的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 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分化簇 3阳性( CD3+)、分化簇 4阳性( CD4+)、分化簇 8阳性( CD8+)及 CD4+/CD8+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6个月两组 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 P<0.05),而 CD8+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 6个月观察组 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 P<0.05)CD8+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 Ka mofsky(KPS)生,活状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 KPS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化疗后生存质量提高的比例为 63.89%,高于对照组的 38.89%(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4.
符攀峰 《中国医药导报》2010,(3):187-187,190
目的:探讨口腔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3例口腔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通过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①口腔淋巴瘤多发于男性,好发与牙龈、颊部、腭部;②其中霍奇金淋巴瘤占8.6%,非霍奇金淋巴瘤占91.4%;B细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6.7%,T细胞来源淋巴瘤为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3.3%。结论:对于淋巴瘤来说,根据其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要尽早病理活检做鉴别诊断,尽量避免误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5.
11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000年4月至2009年4月11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对其临床特点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表现:11例患者均有无痛性肿块,肿块表现为渐进性增大。8例骨内型患者有颌骨的局部膨胀;3例骨外型的患者有牙瘤样症状。②病理特点:骨外型病变为实质性的肿块,切面呈现灰白色;骨内型表现为局部颌骨膨胀性肿大,肿物的切面多数为实质性,切面表现为灰白色或者灰黄色。在光镜下,肿瘤的变异较大,主要有4种表现:肿瘤有多边形上皮细胞排列,成为大片状或者巢状,细胞问桥明显,细胞与胞核的多形性表现明显;肿瘤的上皮细胞排列成筛孔状,孔内有淀粉样物质;肿瘤的上皮细胞在粘液变现的间质内散在分布;瘤细胞为多边形且嗜伊红,还有胞浆透明的瘤细胞,这两种细胞排列为条索状。以一种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本组病例中,2例为第一种形式为主,4例以第二种形式为主,1例以第三种形式为主,4例以第四种形式为主。结论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有骨内型和骨外型两种,肿瘤的组织变异较大,可向局部侵袭性生长。在诊断中易被诊断为纤维性增生或者牙龈瘤等,在临床诊断中要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