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质量环的理念和实施方法应用于内分泌科的护理工作中,由此构建基于质量环的优质护理模式,探讨该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将我院内分泌科收治1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质量环的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护理1个月后,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两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工作完成后,观察组患者血糖监测结果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基于质量环的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情况,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敲减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对肝细胞脂肪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L02正常肝细胞脂肪变模型,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OGT及O-连接糖基化(O-GlcNAc)表达。建立L02细胞OGT敲减细胞系,油酸诱导后检测其脂质形成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肪合成相关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Western blot显示L02细胞脂肪变后OGT及O-GlcNAc表达均升高(P<0.05)。shOGT慢病毒感染L02细胞后,OGT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油红O染色显示,L02 shOGT细胞内脂质减少,qRT-PCR显示系列脂肪合成酶:乙酰辅酶A羟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蛋白水平与mRNA相对表达量一致。结论敲减OGT后可通过降低O-GlcNAc水平抑制肝细胞脂肪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盘质膜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pm)表达水平与非妊娠糖尿病(非GDM)巨大儿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产科正常妊娠并足月分娩的40例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 g)为巨大儿组,对照组(出生体质量2 500~3 999 g)为随机选择的与巨大儿分娩时间相差3 d以内的新生儿4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并采集胎盘和脐血样品。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中FABPpm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脐血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巨大儿组胎盘FABPp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胎盘FABPpm表达水平与出生体质量都呈正相关(对照组:rs=0.337,P=0.033;巨大儿组:rs=0.493,P=0.002),与脐血NEFA浓度在对照组呈正相关(rs=0.334,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盘FABPpm mRNA高表达可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OR=3.138,95%CI=1.050~9.382,P=0.041),且与胎儿性别(OR=3.229,95%CI=1.002~10.403,P=0.049)、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OR=3.573,95%CI=1.018~12.543,P=0.047)共同影响巨大儿的发生。结论:胎盘FABPpm表达上调可增加非GDM巨大儿发生风险,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脂肪酸转运影响巨大儿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常规治疗组为应用硝酸酯类、利尿剂、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为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天3次口服,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射血分数(LVEF)增加,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减少(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曲美他嗪组疗效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之外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主要对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2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宣痹健膝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γ-氨基丁酸(γ aminobutyric acid,GABA)A型受体激动剂加波沙朵对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痛阈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 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法建立NP模型.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CCI组(C组)和CCI+加沙波朵组(G组).术后10~14 d,S组和C组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G组皮下注射加波沙朵10 mg/kg,1次/d.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分别于术前,术后3d,术后10 d给药前,术后14 d给药后0.5、1、2、4、8、12 h,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每组取4只大鼠,于术后14 d给药后2h处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染色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C组大鼠术后3 d PWMT[(13.46±1.67)g比(4.65±0.46)g]开始降低,持续到术后14 d给药后12 h(P<0.05),术后14d给药后2h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数明显增加[(103±7)个比(402 ±20)个](P<0.05);与C组比较,G组大鼠术后14 d给药后0.5 h PWMT[(2.73±0.57)g比(7.31±0.55)g]明显升高,持续到给药后8 h(P<0.05),术后14 d给药后2h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数明显减少[(251±20)个](P<0.05). 结论 皮下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加波沙朵可减轻大鼠NP,其机制与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下吸入地氟醚麻醉维持在婴幼儿颜面部混合血管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18例颜面部混合血管瘤介入手术治疗的婴幼儿(3~15个月)临床资料,按麻醉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67例),2组患儿均给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以喉罩通气下丙泊酚维持,观察组给予喉罩通气下吸入地氟醚维持。比较2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2、喉罩拔除时间、失去意识时间、喉罩拔除时间、意识复苏时长、临床疗效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麻醉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喉罩拔除时间、意识复苏时长明显长于观察组患儿,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后、喉罩插入时刻、手术开始时刻和拔除喉罩时刻,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MAP、HR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对照组患儿的MAP、HR均低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2%)显著高于对照组(88.24%),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23.52%)显著高于观察组(7.46%),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颜面部混合血管瘤介入手术中,喉罩通气下吸入地氟醚进行麻醉维持,在有效保障麻醉效果及临床疗效的同时,还可降低麻醉风险,减小术中血压波动,尤其在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sigma-1受体抑制剂BD1047对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痛阈和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法(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建立NP模型.①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CCI组(C组)和CCI+BD1047组(B组).术后第0~5天,S组和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1次/d,连续6d);B组鞘内注射BD1047(120 nmol/20μl,1次/d,连续6d).于术前1d,术后3、5、7、10、14 d,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②雄性SD大鼠12只,分组(每组4只)和给药同第1部分实验.术后第10天处死,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染色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C组大鼠术后第3天PWMT[(4.9±0.9)g]开始降低,持续到术后第14天(P<0.05),术后第10天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数[(149±28)个]明显增加(P<0.05);与C组比较,B组大鼠术后第3天PWMT[(8.6±1.2)g]明显升高,持续到术后第14天(P<0.05),术后第10天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数[(92±22)个]明显减少(P<0.05). 结论 鞘内注射BD1047可减轻大鼠NP,其机制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