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市H关性。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1例,入院后24h内空腹静脉血测定HbAlc,根据HbAlc水平分为HbAlc正常组(6.5%)与HbAlc升高组(≥6.5%),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h内、发病后30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结果 HbAlc升高组入院时及30d随访时的LVEF明显低于HbAlc正常组[入院时:(47.9%±7.7%)比(51.3%±7.8%),P=0.008;30d随访时:(51.1%±7.6%)比(55.1%±7.9%),P=0.002]。结论 HbAlc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在急性期和30d时较HbAlc正常者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0岁,2008年9月入院.2003年发现甲状腺肿大,当地医院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入院时左甲状腺素钠为75μg/d.2005年开始出现颜面、前胸皮疹,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痤疮、湿疹,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2007年开始出现肝功能异常,持续保肝、降酶治疗.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前额、双眼睑、前胸皮疹伴局部皮损,部分融合,双手指甲纵嵴皲裂,部分与甲床分离,部分缺失.双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质韧,无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 cm,无触痛,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合并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血脂、心肌酶等的差异。结果: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39例发生心包积液,发生率为37.5%。与无心包积液组患者相比,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更低,促甲状腺激素(TS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患者具有甲状腺功能更低下,心肌酶、胆固醇升高更显著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对2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2012-06~2013-06于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14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6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78人,亚临床甲减组62人。所有病例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ABI.测定FT 3、FT 4、TSH、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合并亚临床甲减的2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中 PAD 发病率为10.2%,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中PAD发病率为33.8%,二组经字2检验,P<0.01,二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亚临床甲减可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及结果 自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MPP20例,男14例,女6例,其临床特点为:(1)潜伏期较长,约2—3周;(2)本病多见于年长儿,5—15岁较多;(3)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起病缓慢,但也有急性起病;(4)常有不规则发热,热型不定,多以低热为主;(5)全部患儿均有咳嗽,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咳出粘稠痰,甚至带血丝,咳嗽不少于3周;(6)肺部体征常不明显;(7)X线检查为本病的重要依据;(8)实验室检查,血清MPPIgM阳性,白细胞可正常;(9)病程自数日至2—4周不等;(10)本病治疗的首选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红霉素为代表,疗程为2-3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1例(对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发病7天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及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分为正常糖耐量组(37例)、糖调节异常组(46例)、新诊断糖尿病组(37例)和既往已确诊糖尿病组(41例)。4组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 h内、30天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糖调节异常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和既往已确诊糖尿病组72 h内及30天随访时的LVEF均明显低于正常糖耐量组(72 h:(45.1±7.1)%、(45.0±7.2)%、(45.1±7.2)%vs(48.9±6.8)%,P<0.05;30天:(47.0±7.5)%、(47.8±7.3)%、(48.0±7.4)%vs (53.4±6.4)%,P<0.05]。结论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也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格列美脲对单纯饮食或用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治疗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 用多中心、开放性、非对照性临床研究,入选患者给予格列美脲1~4 mg,每日早餐前顿服,疗程16周。试验前后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肝肾功能。结果129例患者人选,122例患者完成试验,格列美脲治疗16周空腹和餐后2h血糖平均分别下降1.3和1.8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8%。治疗后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无变化,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患者体重指数平均增加0.3 kg·m~(-2)。与格列美脲治疗有关的主要不良事件为低血糖反应和消化道症状,16例次与药物有关的低血糖反应均为轻度,进食后可自行缓解。对血脂和血压无不良影响。结论 格列美脲可以进一步降低单纯饮食控制或应用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且不增加空腹胰岛素水平,副作用小,耐受性好,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段琦  尹洁  洪旭 《中国医药》2012,7(9):1103-110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数的变化,研究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19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78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62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50例),3组患者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HRV中SDNN(总体标准差)、SDANN(均值标准差)、SDNN指数(标准差平均值)、RMSSD(差值均方的平方根)、PNN50(爱丁堡指数)、LF/HF(低频与高频比),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SDNN为(125±30),SDANN为( 114±27),SDNN指数为(49±9),RMSSD为(30±9),PNN50为(6±4),LF/HF为(2.7±1.7);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分别为(112±26)、(103±24)、(44±11)、(24±13)、(4±4)、(2.7±1.6);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分别为(92±22)、(82±22)、(33±9)、(19±10)、(2±3)、(2.6±1.7).有视网膜病变组HRV各指数除LF/HF外均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HRV各指数除LF/HF外均低于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心率变异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原因,母婴并发症及不同孕周胎膜早破的结局。方法:对453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183例,其它病例2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对于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41例,均进行过结肠镜检查并排除恶性肿瘤,依据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非腺瘤性息肉组(n=139)和腺瘤性息肉组(n=102)。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腺瘤性息肉组相比,腺瘤性息肉组患者的年龄更高(57.6±8.1岁vs.54.5±10.5岁)、吸烟比率(57.8%vs.37.4%)及饮酒比率(48.0%vs.21.6%)更高、糖尿病病程更长[10.5(5.0,16.0)年vs.9.0(3.0,13.2)年]、胰岛素用药比率更高(48.0%vs.33.1%)、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更高[26.31(16.17,54.89) vs.19.12(12.90,26.9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68.6%vs.41.7%)及周围动脉疾病发生率更高(20.6%vs.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OR=3.225,95%CI:1.778~5.85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OR=2.308,95%CI:1.298~4.105)、周围动脉疾病(OR=3.029,95%CI:1.265~7.250)是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饮酒、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动脉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该类患者中开展结肠镜检查有利于结肠癌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