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探讨颌骨溶骨症的临床及CT、MR影像学特点和病理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根据,分析本病例的临床表现及CT、MR影像学资料与病理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颌骨溶骨症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影像学特点为颌骨广泛性溶解破坏.颌骨溶骨症早期诊断困难,发病机制不明,临床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CT、MR和病理表现并结合临床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鼻咽癌、口腔癌术后放疗出现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以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洗必泰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标准记录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程度。结果西帕依固龈液治疗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17、14、4、5例;对照组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5、20、1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鳃裂囊肿由胚胎期鳃囊或鳃裂发育异常所形成,好发于颈侧部,个别可见于口咽部,后者如继发感染易形成瘘管,临床上常误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颌面间隙感染等。笔者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实习中收治一例,特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因左咽部肿痛,反复流脓不愈3月余,于1982年6月1日入院。患者于三个月前因咽部肿痛,构音困难,突起发病,在当地区院诊断为“(?)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间隙感染”。经抗炎治疗后,咽部疼痛缓解,无构音困难,但左咽部肿胀不消。一个月后转入另一医院,于左咽部隆起区穿刺,抽出少许臭稠脓液,诊断为“左咽侧脓肿”。但经抗炎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顺铂-碘化油混悬乳液舌动脉栓塞化疗晚期舌鳞癌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6年10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T3、T4期舌鳞癌患者29例,随机分为两组:靶向栓塞化疗组(14例)术前行顺铂舌动脉超选择靶向栓塞化疗;静脉滴注化疗组(15例)术前行顺铂静脉滴注化疗.化疗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FC方案时辰化疗治疗颌面部鳞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5例颌面部鳞癌患者,采用CFC方案时辰化疗[卡铂(CBP)、5-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给药时间在16:00至次137:00,观察CFC方案化疗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化疗后10~21d手术。结果CFC方案时辰化疗后。完全缓解(CR)为3例,术后病理检查原发癌已查不到癌细胞.部分缓解(PR)为11例,无效(NR)为1例,总有效率(CR+PR)为93.3%:而出现的毒副作用仅为轻度的疲倦、恶心、呕吐,以及WBC与RBC降低。结论CFC方案疗效确切.时辰化疗可明显减少患者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仙方活命饮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接受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仙方活命饮(39例)和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38例)为治疗Ⅰ、Ⅱ组,洗必泰液含漱治疗(21例)作为对照组,按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标准记录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口腔黏膜的疼痛程度。结果:上述3组发生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在中药治疗Ⅰ组(仙方活命饮)分别为21、12、5、1例;中药治疗Ⅱ组(西帕依固龈液)分别为15、14、4、5例;对照组(洗必泰)分别为0、3、3、15例;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P<0.05);两个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Ⅰ组与中药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出现最高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P<0.05);中药治疗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Ⅰ组与中药治疗Ⅱ组、中药治疗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仙方活命饮和西帕依固龈液均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ector-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探讨两者在ACC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涎腺ACC患者、13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和10例正常人涎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和微血管的密度与形态。结果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7,P〈0.001);AC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表达的增强而升高(F=5.56,P〈0.01);ACC中有转移病例的HIF-1α阳性表达率(χ2=6.42,P〈0.05)和MVD计数均高于非转移病例(F=5.82,P〈0.05),有神经侵犯病例的HIF-1α阳性表达率(χ2=5.32,P〈0.05)和MVD计数均高于无神经侵犯病例(F=6.02,P〈0.05)。结论HIF-1α的表达和MVD在ACC中可能相关,HIF-1α可能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使ACC具有相应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HIF-1α的表达和MVD可作为判断ACC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上颌骨恶性肿瘤患者行上颌骨扩大根治术,上颌骨组织大面积缺损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切取的肌皮瓣长9.0~11.0cm,宽4.0~6.0cm。结果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其余5例皮瓣完全成活,外形恢复满意,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随访6~36个月,1例术后2年死于肿瘤肺转移,1例术后11个月复发,放射治疗后痊愈。结论股前外侧肌皮瓣成活率高、面积大、外形满意,可用于上颌骨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术后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7例口腔癌患者,术前行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并行CTA及三维重建,显示颈部动、静脉及分支和皮瓣转移区的血管影像。结果       CT增强扫描并行CTA和三维重建后可明确病灶范围和颈部血管供血情况,对拟转皮瓣区域的血管情况可提供直观图像,为手术切除范围和选择修复方法提供合理参考。结论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加CTA和三维重建能准确、直观地显示手术应切除的范围和血管形态,对手术方式及修复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