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氯吡格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但其对胃肠道的损伤引起了广泛关注.紧密连接蛋白是细胞间连接的一个重要形式,由Claudin蛋白、Occludin蛋白、JAM、ZOs等结构蛋白及各类连接蛋白分子组成,Occludin蛋白是最先被分离出来的紧密连接蛋白跨膜蛋白,也是紧密连接蛋白中最重要的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胃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标本进行D-240染色,并于光镜下观察计算淋巴管密度(LVD)。结果D2-40的阳性表达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中,呈棕黄色。胃癌组织中LVD为(8.01±4.47)条/HP,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为(1.32±1.41)条/HP,P〈0.05;癌周LVD为(11.49±3.53)条/HP,明显高于癌内组织为(4.53±1.75)条/HP,P〈0.05。低未分化[(9.06±1.64)条/HP]、Ⅲ~Ⅳ期[(9.06±1.39)条/HP]、有淋巴结转移[(9.10±1.36)条/HP]和远处转移的[(10.55±1.21)条/HP]胃癌LVD分别较高中分化[(6.15±2.95)条/HP]、Ⅰ~Ⅱ期[(4.28±2.43)条/HP]、无淋巴结转移[(7.38±2.46)条/HP]和远处转移者[(7.38±2.46)条/HP]增高,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的LVD上升。检测LVD可以预测胃癌的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3.
例1女,55岁,因腹胀20d于2011年7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0d腰肌损伤,开始“土三七叶”泡水服用,〉3次/d,50ml/次左右,共1个月。入院前20d出现上腹胀痛、双下肢浮肿。B超检查提示肝肿大、胆囊结石、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8岁,因上腹胀1月余于2009年1月12日入院。患者一月前无诱因感上腹胀,进食后加重,有时反酸,无发热黄疸及腰背痛,大便次数1—3次/d,大便糊状,无脓血便,未治疗,后腹胀逐渐加重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心肺未及异常,腹部软,脐周局限包块,皮下有5cm×6cm硬结,无压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标识对行隧道内镜方法发现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6年8月于该科室明确诊断病变大小为1.0~2.0 cm的食管黏膜下肿瘤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在距病变3.0 cm处常规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B组采取先从食管腔内病变处行黏膜下盐水注射,再由下而上成一条直线多点黏膜下注射至距病变3.0 cm处再行STER法,记录两组患者发现瘤体时间。结果 A组平均用时(420.0±25.0)s,B组平均用时(300.0±25.0)s,B组用时更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标识法行STER法较传统STER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Clopidogrel)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损伤机制.方法 建立GES-1单层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U0126干预组、氯吡格雷干预组、U0126预处理后氯吡格雷干预组(联合组),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p-ERK1/2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细胞组p-ERK1/2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量.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U0126干预组、氯吡格雷干预组、U0126预处理后氯吡格雷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后3组的p-ERK1/2表达下降,与免疫细胞化学的趋势一致;ZO-1表达趋势亦与p-ERK1/2表达一致.结论 在GES-1细胞模型中,氯吡格雷可能通过抑制p-ERK1/2的表达来降低ZO-1的表达,从而损伤GES-1细胞.  相似文献   
7.
张振玉  汪志兵 《临床荟萃》2007,22(20):1475-1476
磷是机体重要的无机物之一,参与生命物质的组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调节,磷的失衡轻则影响疾病的转归,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常存在电解质紊乱,低钙、低钾血症是其常见代谢异常,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虽AP常存在低磷血症,但低磷血症报道较少。基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和腹部不适35例,腹部包块6例,消化道出血26例;病变部位胃44例,小肠13例,结肠直肠6例。6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以及影像学检查对GIST病变定位有重要作用。GIST的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α、Livinβ的mRNA的表达。结果45例胃癌组织中RT-PCR检测Livin表达阳性率为48.8%,免疫组化检测80例胃癌组织Livin表达阳性率为55%,两种方法在正常和癌旁组都未捡出阳性结果;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结论L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作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
胆道蛔虫病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蛔虫寄生在小肠的中下段,由于饥饿、胃酸降低或驱虫不当等因素,蛔虫可钻入胆管引起临床症状.胆道蛔虫病起病多突然,以剑突下突发性、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或吐出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为临床表现,体征甚少或轻微.当患者胆绞痛发作时,除剑突下方有深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体温多不增高,这是本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