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慢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180d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随访270d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Scr、24h pro、BUN及CRP相比于对照组降低,且GF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慢性肾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MC3T3-E1细胞Dkk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MC3T3-E1细胞分组:正常对照组、成骨诱导组、地塞米松1×10-6 mol·L-1组、地塞米松1×10-6 mol·L-1+丹酚酸B1×10-7 mol·L-1组、地塞米松1×10-6 mol·L-1+Dkk1抗体100μg·L-1组、丹酚酸B1×10-7 mol·L-1组、Dkk1抗体100μg·L-1组。加药7 d后用RT-PCR法检测细胞Dkk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成骨诱导后Dkk1的表达增多,地塞米松组的Dkk1表达明显增多,丹酚酸B组Dkk1的表达减少,Dkk1抗体单用未见Dkk1的表达。与地塞米松组相比,丹酚酸B单用Dkk1的表达比地塞米松组少。丹酚酸B、Dkk1抗体可对抗地塞米松应用后引起的Dkk1表达增多。结论:丹酚酸B可以减少Dkk1的表达和对抗地塞米松使用后引起的Dkk1表达增多,这可能是其促骨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因复杂,治疗的方法颇多.我院于1995~1996年应用上海信谊制药厂提供的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病120例,收效良好.1临床资料1.1病例:男56例,女64例;年龄3个月~13岁.急性腹泻组(病毒性和细菌注):90例,慢性腹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良应用非穿刺探头超声导向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以期提高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并行非穿刺探头超声导向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采用全自动活检枪、16G活检穿刺针和同轴弓I导针,病理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结果58例患者穿刺合格率为98.27%,病理诊断率为100.00%.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断的修正率为20.61%,电镜诊断对光镜诊断的修正率为3.45%,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修正率为15.52%。不良反应:镜下血尿或镜下血尿加重占53.45%,肉眼血尿占12.87%,肾周血肿占1.72%,肠胀气占5.17%,尿潴留占8.62%。发热占1.72%,经相应处理,均完全消失。结论改良应用非穿刺探头超声导向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室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治疗的7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者分别纳入正常尿酸组(n=25)和高尿酸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并比较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结果 本组72例MHD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65.28%;高尿酸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53.13±5.55)mm,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的(47.38±6.21)mm,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1.07±0.23)、(51.24±5.32)%,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的(56.12±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患者CVD发生率为63.83%,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能反映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MHD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HPLC法检测复元胶囊中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1和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取3个不同批次复元胶囊各5粒,经溶解、醇提、萃取、过滤等处理后采用HPLC检测其含量,以地高辛为内标,获得药品和内标曲线下面积之比,按照标准曲线计算出三七皂苷R1及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计算出每粒复元胶囊中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为12.18 mg/g,淫羊藿苷的含量为54.65 mg/g。结论本实验HPLC方法可行,能准确检测复元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淫羊藿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将小鼠MC3T3-E1成骨样细胞传代培养后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NC);成骨诱导对照组(OI);罗格列酮5μmol/L组(R5);罗格列酮10μmol/L组(R10);甘精胰岛素10-7mol/L组(G10-7);甘精胰岛素10-8mol/L组(G10-8);罗格列酮5μmol/L+甘精胰岛素10-8mol/L组(R5+G10-8)及罗格列酮10μmol/L+甘精胰岛素10-7mol/L组(R10+G10-7)。分别测定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增殖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10组能抑制前成骨细胞的增殖。而R10+Q108组与R10组相比,能对抗罗格列酮的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细胞数目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I组能刺激前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个浓度的罗格列酮与甘精胰岛素均减少了ALP的活性。而且罗格列酮组ALP活性的下降比甘精胰岛素组明显。高浓度联合用药组ALP活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联合用药组ALP活性值比罗格列酮单药组高,R5+G10-8组ALP活性值和R5组相比,(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前成骨细胞增殖,甘精胰岛素能对抗罗格列酮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罗格列酮与甘精胰岛素均可抑制前成骨细胞分化,甘精胰岛素与罗格列酮联用,能对抗罗格列酮抑制前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肪分化与成骨分化比例的失衡与许多骨疾病密切相关,而近些年发现Wnt信号通路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方向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通过Wnt信号通路PCR基因芯片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后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寻找Wnt信号通路中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靶基因。 方法:采用大鼠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进行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7 d后用Trizol萃取培养瓶中的细胞总RNA,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特征及成骨诱导后和成脂诱导后细胞形态特征。采用Wnt信号通路PCR芯片(大鼠)进行基因芯片检测,以未诱导组为对照,计算成脂肪诱导,成骨诱导后相关基因上调/下调的比值。 结果与结论: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传3代后可获得均一性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后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经成脂诱导后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②与未诱导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后Wnt信号通路表达上调的基因(Dkk-1,kremen,FZD1,FZD7)等15个(ratio>2),下调的基因(sFrp 5,β-catenin,Dvl3,Tcf7)等16个(ratio<0.5)。成骨诱导后,Wnt信号通路表达上调的基因(Dkk1,kremen,β-catenin,Wnt11)6个,表达下调的基因(sFrp5,sFRP4,Fzd1)等15个。提示Wnt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细胞分化和成骨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的影响。方法:将孕25—32周经胰岛素释放试验确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运动疗法,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儿以及胎儿窘迫综合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O.05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1h血糖、餐后2h的血糖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孕产妇及婴儿的结局,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