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大女性尿道囊肿一例报告闫焕群,李朝争患者,女,46岁,因尿道旁肿物1个月于1995年11月27日收住院。始觉尿频,排尿不尽,尿道与阴道间花生米大小肿物,无触痛。未做治疗,以后尿频加重,呈滴沥状。局部胀疼,排尿困难。当地医院予以消炎治疗不见好转,肿物...  相似文献   
2.
李朝争  赵金媛  王华玖  白杰  关伟  李予蓉 《河北医药》2007,29(11):1216-1217
脐尿管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膀胱癌的0.2%~2.0%,占原发性膀胱腺癌的20~39%.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1988年~2005年我院共收治4例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尿道狭窄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8年8月至2005年4月,我院采用WOLF 24#电切镜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2041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52例,经治疗均痊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同时,行膀胱颈环状纤维5、7点放射状切开。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IPSS评分及最大尿流率均得到明显改善,无一例出现膀胱颈挛缩。结论:TURP加膀胱颈环状纤维放射状切开,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并预防术后膀胱颈挛缩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治疗单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CD3+、CD4+、CD8+、CD4+/CD8+)、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及氧化应激因子[血红素氧合酶-1(HO-1)、血浆内皮素-1(ET-1)、皮质醇(COR)及促血管生成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泌尿外科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采用FURL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肾功能、氧化应激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BUN、Scr、β2 MG、HO-1、ET-1、COR、Ang-Ⅱ、CD3+、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BUN、Scr、β2 MG、HO-1、ET-1、COR、Ang-Ⅱ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6.00%(3/50)低于对照组22.00%(11/50)(P<0.05)。结论 FURL对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取石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氧化应激反应低,对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感染T细胞激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肠沙门氏菌是人兽共感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疾病谱可因杆菌血清变种和宿主反应而异,产生从系统感染到胃肠炎一系列疾病[1].伤寒是由小肠沙门氏血清变种伤寒杆菌高侵袭小肠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疾病[1].是一种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105个菌体就可引起发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发病率位于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5~7位[2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伤寒全球年度发生率大约每年1.6亿,死亡约占60万[1].  相似文献   
7.
李朝争  李宁忱  赵金媛  王华玖  白杰  关伟 《河北医药》2007,29(10):1101-1101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约占肾肿瘤及肾囊肿之和的2.3%~2.9%[1],多数病例需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1991年至2001年10年间我们共收治肾癌543例,其中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4例约占2.5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河北省第二医院细菌室进修期间,从1例成人腹泻粪便中检出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血清型为O128B12(K67),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男,40岁,主诉:发热,腹泻2月余,便中多粘液,无血,多方求医疗效不佳,于1993年8月13日来省二院门诊内科就诊,取大便样送化验室培养鉴定。2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21 大便细菌培养:菌落在SS培养基上呈湿润、光滑边缘整齐、1~2mm大小、红色中心黑色菌落。示此菌分解乳糖并产H2S。其陈旧培养物在SS培基上仅长出红色菌落,继而转种克氏双糖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亚甲蓝作指示剂在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安全性、优越性。方法:均于术前予输尿管逆行插管留置输尿管导管,输尿管导管连接混合好的亚甲蓝冲洗液3000ml(3000ml冲洗液+亚甲蓝4ml)持续灌注,在术中可以明确观察囊肿与肾盂集合系统相通,手术并发症、中转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后腹腔镜途径:平均手术时间52 mi n,平均术中出血12 ml,平均引流时间2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天;均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应用亚甲蓝作指示剂对肾盂源性囊肿的去顶术有良好的识别作用,对术后恢复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杰  白栩搏  杨珂  潘来辉  李朝争  关伟 《河北医药》2012,34(18):2831-2833
肾盂源性囊肿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本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有认为因供应肾盏的括约肌机能不全,局部肌肉发生痉挛收缩,因缺血而产生纤维化,以致发生狭窄阻塞,狭窄远端扩张形成囊肿,由于引流管纤细,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并发感染并有结石形成.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及硬化治疗,其治疗机制是囊肿内壁由上皮组织组成,无水酒精可使上皮细胞蛋白凝固变性,细胞破坏,使囊腔凝固、硬化、粘连、闭合,最后吸收消失.优点是安全、方便、费用低、效果好,经济、可重复检查无痛苦.CT检查可了解肾脏与囊肿的关系以及临近脏器和进针的穿刺点.术前可排除囊内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