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内源性脑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常规缺血组(n=12)和远隔预处理组(n=12)。常规缺血组应用远端大脑中动脉阻塞术(d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远隔预处理组给予左侧股动脉15 min夹闭/15 min再通3个循环缺血预处理后,再予以dMCAO。两组大鼠分别在缺血1、3、6和24 h后取脑,采用Agilent大鼠全基因组芯片检测两组脑缺血半暗带区基因表达的变化,获取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功能注释(KEGG数据库)。结果远隔缺血预处理后:①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基因出现差异表达(P0.05且差异倍数2),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差异基因个数逐渐增加,在缺血6 h达高峰;②GO分析结果提示差异基因涉及刺激反应、生长、生物调节、细胞杀伤等多个生物过程;③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提示Jak-STA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丝裂原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谷氨酸突触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多条分子通路出现差异调节,差异调节通路的数目也在缺血6 h达高峰。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诱导半暗带基因差异表达,差异基因通过多条分子通路影响多个生物过程。基因表达谱芯片为远隔缺血预处理脑保护机制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和信息,对各个靶点、各条通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全面、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临床免疫检验58例,根据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检验时,对甲组29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对乙组29例进行常规检验,未进行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甲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检验质量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菌株分布、耐药特点及主要耐药基因。方法 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和基因检测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及基因检测。结果 共分析该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15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50.66%和25.00%。CRE菌株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科,分别占30.92%和21.71%。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耐药率均超过75%。152株CRE细菌中,blaKPC基因阳性菌株占39.47%,基因blaNDM-1和blaIMP阳性菌株分别占24.34%和21.71%。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CRE菌株多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株,blaKPC、blaNDM-1和blaIMP为主要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3年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15株鲍氏不动杆菌,其中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检出最高,检出率为73.33%;鲍氏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1.75%,对加酶抑制剂的复合类抗菌药物比单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好,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的耐药分别为31.43%、58.10%和53.65%,均<60%,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为0.32%。结论医院鲍氏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较高,应引起重视,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残率的特点,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尚较少,已经获得临床证据的方法只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慷激活物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残率的特点,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尚较少,已经获得临床证据的方法只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卒中单元和抗血小板治疗。而脑保护治疗,虽然基础研究证实有效但临床应用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源性脑保护药物常常只能作用于单一靶点,而脑缺血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越来越引起重视.研究人员已从多个方面对这种重要现象的机制进行了探索,包括患者依从性、实验室检测方法、阿司匹林剂量、遗传学、药物相互作用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如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调整药物剂量、加用其他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抗血小板药等.文章对阿司匹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889例泌尿系统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的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出276株病原菌,分别对病原学种类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76株致病菌,检出革兰阴性菌占60.51%,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革兰阳性菌占27.17%,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感染占12.32%,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对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药敏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不多,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治疗得到了认可[1-2],而脑保护治疗虽然经基础研究证实有效,但临床运用并没能得到理想的效果[3],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源性给予脑保护药物常常作用于单一靶点,而脑缺血损害的病理生理涉及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