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表达,探讨HE4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交界性肿瘤和55例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E4表达。结果:HE4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5%、53.3%和83.6%,HE4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和良性上皮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临床分期增高,HE4蛋白阳性表达率亦逐渐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HE4主要在卵巢浆液性肿瘤和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结论:HE4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作为诊断卵巢癌的一种标记物,且肿瘤组织学类型可能为浆液性肿瘤和子宫内膜样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后多发性巨型脂肪瘤伴部分肉瘤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复习1例腹膜后多发性巨型脂肪瘤伴部分肉瘤变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表型。结果患者为男性,年龄67岁。腹部可及约20cm×15cm大小的包块。眼观:灰黄色组织一堆:20cm×16cm×3cm及灰白灰红色结节一枚,大小25cm×16cm×5cm肿块,另有灰白结节2枚,直径分别为6.5cm及11.5cm,部分表面有包膜,切面灰黄色,质软,实性。大部分切面灰黄色,质地软,局灶区域灰白灰红,质地稍硬。镜检:肿瘤细胞大部分为成熟的脂肪组织组成。过渡区脂肪细胞核深染,不透亮。恶性区细胞呈梭形排列,漩涡状,栅栏状,局灶可见少量粘液样基质,部分可见少量出血及坏死。可见脂母细胞和瘤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S-100(+/-)、CD68、CD117、AE1/AE3、EMA、Desmin均为阴性。结论发生在机体深部的巨大脂肪瘤容易恶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皖南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种新的抗凝蛋白组分.7221(ACPF-7221)。研究小鼠对ACPF-7221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率并确定其L‰及95%可信区间。方法:先后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G75分子筛、SPSephamse FastFlow阳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GS0分子筛过滤对尖吻蝮蛇粗毒进行分离纯化,利用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APTT)活性检测筛选出抗凝成分。ACPF-7221从小鼠的尾静脉注射,根据每组小鼠的体重确定其相对应的给药量。根据死亡结果计算出L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分离纯化的ACPF-7221由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5000、30000、50000的3种蛋白所构成三聚体,其蛋白含量约为65%。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7.848mg/kg,LD50(95%可信区间)分别为7.353~8.375mg/kg。结论:利用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可从皖南尖吻蝮蛇毒中提取出-种新的抗凝蛋白组分,此组分由3种相对分子质量各异的蛋白所构成三聚体。通过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确定uk及其95%可信区间。肺为急性毒性的靶器官,肺出血窒息是其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256层螺旋 CT(MSCT)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 2015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51例术后病理诊断及 TNM分期的结肠癌病人,采用 256层螺旋 CT(MSCT)对 51例结肠癌病人术前进行腹部 CT平扫、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图像后处理检查,评估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浸润程度、强化程度、邻近组织侵犯、引流淋巴结受累、远处转移情况,进行 CT术前诊断及 TNM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及 TNM分期的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 256层螺旋 CT(MSCT)术前 T分期与术后病理 T分期比较, ≤T2期准确率为98.04%(50/51)T3期准确率为88.24%(45/51),T4期准确率为 90.20%(46/51),一致性好( K=0.766,χ2=65.623,P<0.05)。术前 MSCT?N分术后病理 N分期与,期比较, N0准确率为 90.20%(46/51)N1期准确率为 76.47%(39/51)N2期准确率为 82.35%(42/51)一致性较好( K=0.611, χ2=40.937,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病人的术前,诊断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术前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已婚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同时运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技术对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给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进行病理确诊。结果:1000例妇女行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共查出DNA倍体异常者188例(18.8%),其中DNA异倍体1~2个101例,DNA异倍体≥3个87例,经宫颈活检病理诊断,DNA异倍体者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共121例,宫颈癌12例,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宫颈病变(CIN-Ⅲ及以上)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18.5%,阳性预测值为13.3%,阴性预测值为92.5%;1000例妇女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查出异常者共65例(6.5%),经活检病理诊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者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27例,宫颈癌4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宫颈病变(CIN-Ⅲ及以上)的灵敏度为32.1%,特异度为72%,阳性预测值为13.8%,阴性预测值为88.3%。结论: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灵敏度高于TCT,有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肿瘤5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建国  张晔  孔琦  芮景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0):1039-1040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2003-2008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5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病理特点和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年龄28~75岁,中位年龄56岁。十二指肠肿瘤27例,病理类型其中腺癌16例,类癌7例,间质瘤2例,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腺鳞癌1例;空、回肠共23例,其中腺癌6例,类癌4例,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间质瘤7例,鳞癌1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50例中术前确诊36例,误诊14例。3例保守治疗,1例姑息手术,余均手术治疗。临床表现以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和腹部肿块为主。结论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术后病理诊断,治疗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分泌脂质性癌(breast lipid-secreting carcinoma)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特殊染色PAS、AB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ER、PR、Ki-67、c-erbB-2、p53等.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4、54、50岁,均可触及乳腺肿块,肿瘤境界欠清楚,镜下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肿瘤主要由空泡状细胞即组织细胞样细胞和其它少量皮脂腺样细胞、大汗腺样细胞组成.AB、PAS染色阴性.免疫组化(SP法)瘤细胞示:ER、PR阴性、c-erbB-2、Ki-67、p53不同程度阳性.3例均术中快速切片诊断癌后,行乳腺改良根治手术.结论 乳腺分泌脂质性癌是一种相对少见,恶性度较高,预后较差的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及特殊染色.免疫标记可帮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间叶瘤(Mesenchymoma)是软组织常见肿瘤之一、好发于身体各部软组织。我院收集了1979~1991年间47例资料,男20例,女27例,47例全为良性。病程在1年以内的16例,占37.2%,5年以上者1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breast mucinous carcinoma,B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 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法对20例 BMC 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单纯型 BMC 肿瘤细胞为较均匀的小圆细胞排列成团状,簇状,漂浮在黏液湖中,由纤维分隔为小叶样,部分可呈小管样,乳头状,异型性不明显。混合型 BMC 除黏液癌成分外还伴有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成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型 BMC 的 ER、PR 大多阳性,HER-2少部分阳性。混合型 BMC 免疫表型不一。结论BMC 是以产生丰富的细胞内或/和细胞外黏液为特征的一类乳腺癌,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可以帮助治疗的选择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P63基因、高分子量角蛋白(CK5/6、34βE12)联合标记在不同性质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它们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50例,其中前列腺癌30例,前列腺增生性病变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标本的P504S、P63、CK5/6、34βE12表达.结果 P504S在前列腺癌中呈阳性,前列腺增生性病变中呈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63、CK5/6、34βE12在前列腺癌中基底细胞表达缺失,在前列腺增生性病变中基底细胞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04S、P63、CK5/6、34βE12的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穿刺标本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