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间隙阻滞采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的效能,并与布比卡因作比较。方法:选择48例ASAI-Ⅱ级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经L3-4由旁正中进针。组I蛛网膜下间隙注入布比卡因7.5mg(0.19%4ml);组Ⅱ罗哌卡因7.5mg(0.19%4ml);组Ⅲ罗哌卡因10mg(0.25%4ml);组Ⅳ罗哌卡因12.5mg(0.13%4ml)。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程度。同时观察感觉与运动恢复的全过程,并于手术后随访有否不良反应及局部周围神经症状。结果:罗哌卡因7.5mg蛛网膜下间隙用药,可产生完善的麻醉,与布比卡因7.5mg相比,罗哌卡因7.5mg感觉阻滞消退至S1-2的时间、运动阻滞不完全程度发生率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或轻于7.5mg的布比卡因。而蛛网膜下间隙用罗哌卡因10mg,除运动组滞恢复时间短于布比卡因7.5mg(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别。用罗哌卡因12.5mg组,下肢运动完全阻滞百分率明显高于7.5mg组。罗哌卡因7.5mg组术后均可早期排尿,4组病人均无周围神经刺激症状。结论:(1)蛛网膜下间隙注入罗哌卡因7.5mg可达到完全麻醉,适用于短小手术和门诊手术病人。(2)罗哌卡因10mg作用与布比卡因7.5mg相仿,用于蛛网膜下间隙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联合镇痛药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剖宫产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以及与芬太尼或吗啡联合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剖剖宫产患者阻滞效果、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5例。经侧卧位L2-3间隙穿刺行阻滞麻醉。A组:罗哌卡因10mg,B组:罗吡卡因7.5mg 芬太尼25μg,C组:罗吡卡因7.5mg 吗啡0.2mg,D组:罗吡卡因5mg 芬太尼25μg。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术后随访并记录开始出现切口疼痛的时间,以及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A组的感觉阻滞平面上界为T2-6,高于其他组(P<0.05),下肢运动完全阻滞百分率明显大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A组感觉阻滞时间与B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四组中。C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最长,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运动阻滞时间与B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明显比A组短(P<0.05)。在D组中,有66.7%的患者因感觉阻滞平面不完善,需在硬膜外导管内注入局麻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A组最为明显,在注药后的5min,血压,心率显著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组患者术后均无头痛症状。结论:罗吡卡因加入芬太尼25μg,能减少局麻药的用量,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且不增加术后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苏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注射疼痛的预防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与利多卡因和对照组比较 ,观察苏芬太尼对异丙酚注射引起的疼痛缓解程度。方法 选择 1 60例ASAI-II级的病人行胃癌根治术、肝肿瘤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结肠切除术等随机分为 4组 ,组I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 60s,给与苏芬太尼 50mg(2ml) ;组II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 60s给与利多卡因 40mg(2ml) ,组III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 60s给与苏芬太尼 50mg+利多卡因 40mg(2ml) ;组IV对照组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 60s给与生理盐水 (2ml)。根据Ambesh法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与组IV相比 ,组I、组II和组III静脉异丙酚注射疼痛发生率降低 (P <0 .0 5) ,组III较组I、组II疼痛的发生率更低 (P <0 .0 5) ,而组I、组II间疼痛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 5)。结论 苏芬太尼作为麻醉的辅助用药与利多卡因一样可降低异丙酚引起的静脉注射痛 ,与利多卡因之间无明显差异 ,而苏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和用有协同作用 ,静注异丙酚的疼痛发生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围术期低体温会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静脉输注氨基酸可以通过内源性产热升高体温,充气式升温机是普遍使用的治疗低体温的一种物理方式。本研究探讨静脉输注氨基酸对肿瘤患者术后低体温是否有治疗效果及与升温机相比的疗效。方法:选取57例胃癌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中心温度低于36℃。进入苏醒室后随机分为3组(n=19):A组静脉输注氨基酸,速度2 mL·kg-1·h-1;B组给予充气式升温机;C组未给予干预措施。1 h内每5 min记录1次直肠体温及热舒适度,之后在2、6和24 h时分别记录口腔温度及热舒适度。患者进入苏醒室时及1 h后分别进行1次血气分析。结果:1 h时,A组和B组之间体温和热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C组(P<0.05);2和6 h时,A组体温和热舒适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体温和热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3组之间体温和热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氨基酸升温效果优于充气式升温机,是治疗术后低体温更为有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吗啡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且择期行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组1(K组)、实验组2(KN组),每组15例。C组患者术后硬膜外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K组应用含0.1 mg/kg氯胺酮的0.9%氯化钠注射液4mL;KN组应用含0.1mg/kg氯胺酮和5μg/kg纳洛酮混合液的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硬膜外给药后,3组均开始应用吗啡静脉镇痛泵,并记录和比较3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吗啡消耗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恶心/呕吐次数、呼吸抑制、深度镇静及晕眩情况。结果:K组和KN组患者术后3 h的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KN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K组和KN组患者术后3 h吗啡消耗量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KN组术后6 h、12 h、24 h吗啡消耗量低于C组(P0.05)。K组术后12 h的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少于C组(P0.05);KN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恶心/呕吐次数均少于C组(P0.05)。各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和深度镇静,晕眩病例散发。结论:术后硬膜外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可增强吗啡的静脉镇痛效果,减少吗啡消耗量及患者的恶心呕吐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咪哒唑仑术前用药及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ASAI-II级患者170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麻诱导前30min,两组患者分别肌肉注射力月西(0.075mg/kg,国产咪哒唑仑注射液,徐州第三制药厂,n=110)或多美康(0.075mg/kg,进口咪哒唑仑,瑞士罗氏制药厂,N=60),麻醉诱导首先静脉注射力月西或多美康0.25mg/kg,继之芬太尼4ug/kg和琥珀胆碱2mg/kg静注后气管插管,全麻维持间断吸入安氟醚并依据临床和心血管体重按需芬太尼0.05mg/次间断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时的安安镇静程度和术后遗忘效果,观察和比较两组静脉给药后语言指令反应消失时间和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力月西术前给药可产生和多美康相同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九月西诱导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分别为12.2%和10.7%,插管后 1min,血压回升至基础水平,多美对血压的影响和力月西相似,两药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力月可安全用作麻醉前用药豚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7.
8.
腹腔内布比卡因和芬太尼对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腹腔内给予局麻药物和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腹腔镜胆囊手术结束 ,90例病人被随机分配到 3组 ,组 1在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30ml;组 2在腹腔内注射 0 .2 5 %布比卡因 30ml;组 3腹腔内注射 30ml0 .2 5 %布比卡因 +5 0 μg芬太尼。组 2在腹腔内注射完毕后 ,静脉注射芬太尼 5 0 μg ,组 1和组 2则注射 2ml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后的 1、2、6、12、2 4h记录病人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的模拟镇痛评分、曲马多的累积用量、曲马多的PCA追加用量和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除了术后 2h ,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 ,组 3腹腔内接受布比卡因和芬太尼药物对切口和腹腔内疼痛的镇痛效果均较其余两组好 (P <0 .0 5 ) ,组 3肩膀疼痛的发生率较其余两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在术后的 12h ,曲马多的PCA追加累计剂量组2较组 1明显降低 (P <0 .0 5 ) ,3组的相后 2 4h曲马多用量分别是 (4 0 6± 10 4mg ,6 4 2± 12 3mg和 6 6 3± 12 6mg ;P <0 .0 5 )。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 ,腹腔内给与局麻药和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单纯使用腹腔内局麻药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肩膀疼痛的发生 ,可以降低术后其他镇痛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临床依从性,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法。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开始治疗截止到2021年6月统计时间为止,登记在案愿意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y,ASIT)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坚持ASIT时间达到或超过2年视为依从性好,未满2年者视为依从性差。结果 共收集ASIT患者424例,成功随访311例,SLIT依从性为40.22%,SCIT依从性为70%,两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1,P<0.05)。坚持2年以上治疗者,年龄5~14岁者67例,年龄≥14岁者70例,不同年龄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49,P <0.05)。SCIT与SLIT依从性差的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 >0.05),坚持不到1年放弃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觉效果不明显,1~2年放弃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或控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19,P<0.05)。结论 AR患者的SCIT依从性高于SLIT,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自觉治疗效果不明显。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提高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使用的麻醉机吸入全麻药均经呼吸回路外的挥发罐挥发,由于功能残气量和呼吸回路具有很大的容积,因此常需较大的新鲜气流量进行调控吸入麻醉药浓度,其结果必然造成药物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我们选择安氟醚采用最低流量麻醉法进行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2例ASAⅠ~Ⅱ级脊柱和脑外科择期手术病人,男14例,女8例,年龄22~64岁(492±63岁),体重621±57kg,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麻醉方法 术前1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3~04mg。硫喷妥钠6mg/kg、芬太尼4~5μg/kg及琥珀胆碱100mg静注后气管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