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夏琳 《大众健康》2016,(11):90-91
就在妈妈转身拿干净尿布的一瞬间,11个月大的苗苗(化名)突然从床上掉了下来,门牙被狠狠地撞掉.看见躺在地上的苗苗已经满嘴是血,妈妈顿时吓傻了. 无独有偶,因为门铃响了,外婆要去开门,把刚满1岁的小男孩峰峰临时搁在椅子上,就在从房间走到门口的10多秒里,峰峰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脑袋开了花,一旁的外婆吓得惊魂未定.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诊室里,时常可以看到因坠床而送来急救的婴幼儿.医生表示,坠落伤是婴幼儿直至儿童期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占全部意外伤害的25%以上,多发生在0~6岁的儿童,50%以上的伤害往往发生在家庭及附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5例,在病情发作6 h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加尿激酶150万U,iv,溶栓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溶液250 mL,随后给予500 mL右旋糖酐 40加川芎嗪160 mg, 静脉滴注,qd,共14 d.溶栓6 h后给予水溶性阿司匹林300 mg,qd,po,共10 d,以后改为维持量200 mg,qd,共80 d.结果:5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脑出血和急跳现象,而肌力、语言功能在短期内进一步降低.结论:尿激酶静脉推注溶栓治疗脑梗死是安全的,但疗效及方法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并行心律(Paraoystole)又称并行收缩,是指心脏存在两个节律点,各自按其固有频率并行地发放激动,竞相控制心脏。并行心律近年来并不少见,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见。心电图诊断并行心律大多靠估测,且尚存争议。近年来,关于非线性方法(心电散点图)应用于心律失常鉴别诊断的研究日益增多。心电散点图图形特征明显,判图直观、简单、快捷,在目前心电检测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单、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图形变化,并与房、室性期前收缩的图形特征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其对多源性并行心律发生时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性,63岁。主因心悸伴头晕1年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心律不齐,心率约50次/分,血压110/60mmHg。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4h动态心电图心率76806次。心率范围32-88次/分,平均49次/分,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PAS)267次,交接性逸搏3617次。图1选自aVR、aVL、aVF导联,时间06:17。患者卧床清醒状态。第1、2个心搏为窦性,p-p间距为0.92s,P-R间期为0.15s,qRS时限0.08s,qT间期0.37s。第3个P’-qRS-T波提前发生,P'-R间期0.14s,其后窦性P波消失,出现一系列qRS波形态与窦性相同,频率32次/分,为过缓的交接性逸搏心律(又称交接性心动过缓)。患者有一过性头晕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三级医院急诊科患者陪伴现状,分析影响急诊室患者陪伴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14年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湖北省某三级医院急诊科患者陪伴情况进行非等比随机抽样调查3个月,统计患者的陪伴人数,分析陪伴人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诊患者平均陪伴人数为1.03±0.78名,陪伴率为82.0%。患者的年龄、肢体活动能力、病情、护理级别等对急诊科患者陪伴人数有影响。结论该医院急诊科患者的陪伴率较高,影响患者陪伴人数的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7.
对79例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行曲面体层摄影片( OPG)及锥形束CT ( CBCT)检查,将测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OPG与CBCT(矢状位)的各测量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BCT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差异较小;CBCT矢状位断层片上前牙区种植体的高度及愈合帽的直径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牙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明确诊断的7例双源性并行心律患者的心电散点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与单源性早搏、双源性早搏及单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进行对比。结果:共分为6组(每组各7例),其特征是:1组(单源性房性早搏),呈三分布,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2组(双源性房性早搏)呈五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早搏前后点分别位于其两边,图形对称呈双分布,1、2组B线斜率均在0-1之间,其斜率无显著差异(P>0.05);3组(单源性室性早搏),呈四分布图形,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早搏前后点分别趋向平行于X、Y轴,4组(双源性室性早搏)呈六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与单源性室早不同之处在于,其早搏前后点呈对称双分布,3、4组B线斜率均趋向于0,其斜率也无显著差异( P>0.05);5组(单源性并行心律)图形特征为沿垂直于45°线的四分布图形,早搏点集垂直于45°线,早搏前点、后点集分别垂直于X、Y轴;6组(双源性并行心律)图形为沿垂直于45&#176;线的七分布图形,图形与单源性并行心律相似,5、6组间B线斜率均趋向于∞,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之处在于呈双分布;5、6组B线斜率明显大于1、2组[(∞)比(4.78±0.19)],1、2组B线斜率又显著大于3、4组(0.36±0.06), P均<0.01。结论: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特征与单源性并行心律,单(双)源性房、室早搏图形均有显著差异,有助于并行心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现报告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半年复查动态心电图,诊断为Ⅰ型心房扑动合并房室结交替性文氏周期.Lorenz散点图亦称R-R间期散点图,其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个散点所对应的横、纵坐标是相邻两个R-R间期值.Lorenz散点图在典型房扑时呈“格子形”,具有有序多分布的特征,而在房扑合并房室结交替性文氏周期时,其散点图图形特征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端粒酶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端粒重复扩增法(RTQ-TRAP)检测71例大肠癌和20例良性大肠疾病患者,以及25名健康人PBMC端粒酶基因表达,同时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浆癌胚抗原(CEA)含量.结果 71例大肠癌患者中,50例端粒酶基因表达阳性,阳性率70.4%;20例良性大肠疾病表达阳性1例,阳性率为5.0%,大肠癌组与良性大肠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PBMC端粒酶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21,P<0.001).大肠癌患者在不同性别(χ2=0.114,P=0.736)、年龄(χ2=0.113,P=0.735)、肿瘤部位(χ2=1.523,P=0.677)、Dukes分期(χ2=2.282,P=0.320)间的端粒酶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例大肠癌患者PBMC端粒酶基因表达阳性率与CEA阳性率(6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6,P=0.125).结论 RTQ-TRAP是一种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端粒酶基因表达的方法,大肠癌患者PBMC端粒酶活性是一项有效的辅助诊断大肠癌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