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40例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台上按8—12ml/kg放血并按1:0.5快速补充胶体液和晶体液,在手术将结束前把血回输。对照组按常规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异体血,对照组20例术中均输异体血,其中8例术后再输血,2例出现输血发热反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能节省库用血,减少血源性传播疾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疗效确切,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小肠闭锁患儿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和术后存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经肛内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新的手术方式。方法:对82例直肠癌患者采用经肛内吻合术式治疗。结果:82例术后2~4d开始进食,术后一个月随访,每天排便1~5次/(1,3个月~1年为1~3次/d,无大便失禁及污粪。结论:经肛内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少,肛门功能全部优良,免除结肠造瘘,避免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4.
卢旭生 《当代医学》2013,(16):75-7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在婴儿阻塞性黄疸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阻塞性黄疸患儿,对其进行腹腔镜检查。检查包括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对胆道闭锁患儿采取Kasai手术治疗,对胆道发育不良和浓缩胆栓综合征的患儿进行胆道冲洗处理和护肝护胆的治疗。结果在腹腔镜下均可以观测到患者肝脏胆汁呈现绿色,并且呈现肝脏胆汁的淤积性改变,部分患儿伴有程度不一的细小结节样变。40例患儿中胆道闭锁31例,浓缩胆栓综合征7例,胆道发育不良2例。40例患儿治疗后无死亡,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还可以清晰地反映肝脏的真实状态、胆囊、胆管等病理信息。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显示,使用腹腔镜诊治婴儿阻塞性黄疸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梯式留置尿道支架管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对2000—2010年82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儿在进行尿道扩张同时阶梯式留置尿道支架管,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82例病儿治愈69例(85%),其余13例再次行狭窄段切开尿道成形术。结论在进行尿道扩张同时阶梯式增加留置尿道支架管的管径治疗尿道狭窄早期效果满意,术后6个月以上经上述方法扩张失败者则应行狭窄段尿道切开尿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96例,其中50例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46例接受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各项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较,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仅1例出现术后阴囊胀气,2天后完全吸收,术后随访两周到24个月,无1例出现阴囊水肿、切口下积血积液及感染睾丸萎缩等并发症;腹腔镜组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方面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阶梯式留置尿道支架管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 对2000-2010年82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儿在进行尿道扩张同时阶梯式留置尿道支架管,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82例病儿治愈69例(85%),其余13例再次行狭窄段切开尿道成形术.结论 在进行尿道扩张同时阶梯式增加留置尿道支架管的管径治疗尿道狭窄早期效果满意,术后6个月以上经上述方法扩张失败者则应行狭窄段尿道切开尿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渐进式留置尿道支架管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介绍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2003年62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硅胶尿管裁剪成尿道支架,每月更换一次,在进行尿道扩张同时渐进式留置尿道支架管。结果 单纯尿道扩张15例,治愈3例(20%);渐进式留置尿道支架管35例,治愈29例(83%);行狭窄段尿道切开尿道成形术22例,治愈18例(82%)。结论 渐进式留置尿道支架管治疗尿道狭窄早期效果满意,术后6个月以上经尿道扩张 失败者则行狭窄段尿道切开尿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9.
卢旭生  张伟亮 《吉林医学》2013,34(18):3555-3556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治疗小儿肌原性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肌原性大便失禁患儿62例,根据是否坚持盆底肌训练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儿的肛门收缩压、肛门持续收缩时间、肛门功能临床评分及患儿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收缩压和静息压相当,治疗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儿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肛门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肌原性大便失禁患儿实施盆底肌训练指导措施,可以改善患儿的排便功能,提高肛管压力,改善肛门功能,应该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8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1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n=550),试验组采取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n=650),比较2组患儿手术方面的差异,并评价患儿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耗时及出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腹股沟疝复发率为0.6%低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低于对照组20.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显著,切口长度较小,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同时患者手术耗时及出血较少,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能减少患者痛苦,改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