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正成为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目前,AMD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药物治疗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一些已证明有效的药物,包括曲安奈德、哌加他尼钠、兰尼单抗、阿奈可他、贝伐单抗、角鲨胺等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ms-like typrosine kinase receptor sFh-1 on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RNV). Methods Recombinant lentivirus sFh-1 ( 2-3 ) and sFh-1 ( 2-4 )expressing the sFh-1 (2-3) and (2-4) immunoglobulin-like regions of sFh-1 were constructed. 96 seven-dayold C57/6J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24 mice in each group. Group 1 : normal control;group 2: 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 3: sFlt-1(2-3); group 4: sFlt-1(2-4). The mice in group 2-4 were exposed to hyperoxia with (75±2)% O2 for 5 days and then returned to normoxia with 21% O2 ; the mice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可靠稳定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为今后探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模型基础。方法:将24只新生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2只。将模型组小鼠于生后第7d置于750mL/L氧浓度环境,生后第12d返回正常空气中;正常组小鼠始终置于正常空气环境喂养。至小鼠生后第17d进行心脏荧光素灌注造影视网膜铺片以及眼球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测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心脏荧光素灌注造影结果显示视网膜中央区域呈无灌注缺血,另外视网膜血管有迂曲扩张、荧光渗漏等异常表现。眼球连续切片发现模型组小鼠突出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48.65±6.24个/片/眼,而正常组小鼠平均为0.38±0.21个/片/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诱导的视网膜缺血模型可成功诱导小鼠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作为探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的可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碘酸钠注射大鼠视网膜下的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莉华  周佳  吴强  宋蓓雯  陆斌  胡萍 《眼科研究》2008,26(3):187-190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受损的大鼠模型眼中的分化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Wistar大鼠的BMMSCs,用病毒上清液转染EGFP,移植到经静脉注射NaIO3破坏RPE细胞的大鼠的视网膜下腔,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 对BMMSCs进行追踪并观察术后5周的分化情况.结果 BMMSCs的EGFP转染比例可达到76.9%,术后第5周可见BMMSCs位于视网膜下区域,未整合入神经视网膜层,并表达角蛋白(CK)、视紫红质(rhodops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BMMSCs植入RPE受损伤的大鼠视网膜下腔后可存活,并表达RPE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5.
携带sFlt-1基因片段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别建立携带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不同基因片段的慢病毒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sFlt-1不同基因片段表达的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人新鲜胎盘组织提取的cD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制备sFlt-1基因片段sFlt-1(2-3)和sFlt-1(2-4)。扩增片断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1和Sall双酶切后,插入慢病毒载体pRRL-GFP中,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RRL/sFlt.1(2-3)及pRRL/sFlt-1(2—4),与慢病毒包装载体pMDLg/pRRE、包被载体PRSV/REV、pMD2.G共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Lenti.sFlt-1(2—3)及Lenti-sFlt-1(2-4),并感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ting验证Lenti-sFlt-1(2—3)及LentisFlt-1(2-4)在人RPE细胞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pRRL/sFlt-1(2-3)和pRRL/sFlt-1(2-4)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并且包装成病毒后能有效感染人RPE细胞。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分别携带sFlt-1基因第2-3和第2-4免疫球蛋白样区域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病毒后能有效感染人RPE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120例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均进行B超和视力检查,玻璃体切割术中确认玻璃体积血原因,根据病变情况及范围进行激光或视网膜复位治疗.结果 120例玻璃体积血患眼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8例;视网膜裂孔(伴或不伴视网膜脱离)2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11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7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经过治疗并对比观察术前B超检查结果,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1.30%,视网膜脱离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89.36%,视网膜前增殖膜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9.21%,黄斑区出血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4.74%.治疗后视力为0.237±0.025,与治疗前视力0.039±0.080相比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后视力恢复水平与发病原因及病程呈线性回归相关(均为P<0.05),与年龄、性别、眼别、术前视力以及并发症无关(均为P>0.05).结论 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多种多样,B超检查对于初步判断玻璃体积血的原因有一定帮助,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DR患者24例(41眼),行PRP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PRP治疗前后患眼的中心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与黄斑形态改变,探讨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DR患者PRP治疗后3个月的中心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0.52 ±0.28、(257.55±124.30)μm,与治疗前的0.57±0.32、(241.15±103.43)μ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P=0.22;t=-1.00,P=0.33).mfERG N波4、5环及P1波3、5环的反应密度较PRP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3.69、2.23、2.40,均为P<0.05),但各波潜伏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均为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与mfERG的测量结果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PRP治疗虽然没有引起DR患者中心视力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但导致了邻近未接受光凝区域的视网膜功能障碍,表现为mfERG反应密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青光眼和疑似青光眼患者24 h眼压波动规律及不同测量间隔时间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疑似及确诊青光眼患者60例(120眼),进行24 h眼压测量.所有患者上午8:00至晚上23:00,每1h测量一次眼压,晚上23:00至第2天早上7:00每2 h测量一次,共20次.结果 68眼(56.7%)眼压异常.眼压低谷出现在晚上19:00至23:00(52眼,43.3%),平均眼压为(16.17±5.56)mmHg(1 kPa=7.5 mmHg);高峰出现在上午9:00至11:00(41眼,34.2%)和第2天凌晨1:00至5:00(42眼,35.O%),平均眼压分别为(18.28±5.27)mmHg和(17.95 4±6.40)mmHg.按间隔时间1 h、2 h、3 h、4 h对测量数据统计,其阳性率分别为45.8%、35.8%、27.5%、21.7%;而阴性率分别为5.8%、16.7%、25.8%、49.4%.结论 青光眼及疑似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高峰不但出现在上午也出现在凌晨睡眠时间.为更好地观察患者眼压的波动情况,应尽量缩短24 h眼压测量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性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玻璃体积血患者241例,其中RVO者28例(28只眼)(占11.6%)。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患者的发病特点、视力预后、RVO相关并发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占92.9%,2例术后视力保持不变,占7.1%。中央静脉阻塞11例,分支静脉阻塞17例。分支静脉阻塞术后视力好于中央静脉阻塞(P〈0.0235)。玻璃体积血时间小于2个月的患者(10例)视力预后好于2个月后手术者(18例)(P〈0.05)。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者较单纯玻璃体切除术者视力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RVO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手术时机一般选在经药物治疗2~3个月积血仍不吸收时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RVO性玻璃体积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缺氧、高糖环境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生长、增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进行C57小鼠RPE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学染色对培养的RPE细胞进行鉴定.实验缺氧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CoCl2,使其浓度分别为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实验高糖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D-葡萄糖,使其浓度分别为15 mmol·L-1、30 mmol·L-1、45 mmol·L-1.分别向培养的RPE细胞中加入上述培养液,共6组,每组3份;正常对照组加入含5.5 mmol·L-1葡萄糖、不含CoCl2的培养液.观察各组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活力、倍增时间及增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在培养不同时间后(24 h、48 h、72 h)上清液中VEGF及TGF-β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早期的RPE细胞生长较为旺盛;在缺氧和高糖培养条件下所培养的细胞活力和分裂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所降低或减少,而倍增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在缺氧和高糖培养条件下培养24 h、48 h、72 h后,细胞上清液中VEGF和TGF-β1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当CoCl2浓度为100 μmol·L-1和D-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1时,VEGF和TGF-β1在24 h、48 h、72 h表达均高于其他浓度,缺氧状态下48 h表达量分别为(43.28±0.88)ng·L-1和(8.90±1.38)ng·L-1,高糖状态下分别为(39.76±0.56)ng·L-1和(8.81±0.92)ng·L-1;缺氧组2种细胞因子表达量在48 h达到高峰,而高糖组在72 h达到高峰.结论 应用酶联合消化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体外C57小鼠培养RPE细胞;缺氧和高糖状态可对RPE细胞增生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但能够明显上调RPE细胞的VEGF、TGF-β1表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