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雀异黄素的眼科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峥  夏旭光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410-1412
金雀异黄素(genistein)是一种源于豆类植物的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的研究表明genistein在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以及预防骨质增生、调节月经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本文将就genistein在眼内的毒理作用和眼科疾病防治的实验研究及机制和genistein在眼科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夏旭光  尹峥 《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368-1369
目的:探讨并总结表面麻醉颞侧位超声乳化技术及5.5mm无缝线遂道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总计植入5.5mmPMMA人工晶状体采用无缝线隧道切口的白内障患者529例(568眼),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患者51例(51眼)。前者核硬度为I和II级者248眼,III级296眼,IV级24眼。后者核硬者为I和II级者30眼,III级21眼,颞侧位超声乳化碎核,能量设定为50%~70%,有效超声时间10~88(平均46)s。结果:术后第1d视力≥0.5者分别为75%和76%,术后1mo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87%和84%,平均散光分别为0.25±0.38D和0.58±0.62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部病例均无需缝线,96%的表麻颞侧位超声乳化成功,手术主要并发症是后囊破裂和虹膜色素脱失。结论:表麻颞侧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5.5mm无缝线隧道切口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折叠术人工晶状体一样,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需缝线,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而价格相对便宜,特别是对不宜在原位手术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手术后浅前房发发生原因及处理原则。方法:分析小梁切除术手术患者182例308眼发生浅前房的比率及处理方法。结果: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38例42眼(13.6%),其中引流过畅21眼、脉络膜脱离17眼,结膜瓣渗漏2眼,恶性青光眼2眼,33眼行保守治疗(78.6%),7眼行前房重建术,1眼行结膜瓣修复,1眼行晶状体摘除术及玻璃体抽吸术。结论: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其最常见原因为脉络膜脱离及房水引流过畅,大多数浅前房通过非手术治疗,在前房重建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70例眼内异物手术摘除方式的评价①夏旭光何湘珍(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衡阳,421001)摘除眼球内异物尤其是视盘周围的异物时,如何减少眼内损伤及手术并发症,使患者早日恢复有用视力,与异物摘除的手术方式有很大关系,是眼外伤临床工作者长期探讨的课题之...  相似文献   
5.
本文110例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共晶体植入术,重点介绍对于不同截囊方法,娩核技术,人工晶体植入及术中,术后部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本组病例随访2-5年,平均3。6年,去除未植入眼24只,100只眼术后矫正视力0.3以上者90只,占90%。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体外细胞培养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的增生作用,对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浑浊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首先进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分成各5个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TGF-β、IL-1,设空白对照组,进行3H-TDR掺入实验,观察TGF-β、IL-1、bFGF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作用。结果:TGF-β、IL-1、bFGF对在体外的HLEC增生均有促进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TGF-β、IL-1、bFGF在白内障术后的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综合治疗的疗效。
  方法:采取综合治疗和传统治疗分组对照,设立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戴镜,遮盖加精细用目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CAM光珊治疗仪,多色光谱刺激仪,后像弱视红光治疗仪,海丁格氏刷等生理刺激综合疗法,待视力达到0.4以上时,加用立体视觉训练,初期使用同视机训练,待视觉三级功能建立后使用家用立体视觉训练仪(实体镜cherioscope,红绿立体图片 Tranaglyphs)进行立体视加强巩固训练。
  结果:两组病例随诊2~7a,治疗组中基本治愈率达86.3%,治疗前后基本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立体视锐度的正常率明显提高,由治疗前的11.0%提高到84.0%。治疗后两组间旁中心注视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1.95,P<0.01)。
  结论: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法是治疗弱视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ethyl-5,4'-dimethoxygenistein,dFMGEN)拮抗高糖诱导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RCEC)损伤的浓度效应.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FMGEN和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作用于高糖损伤的猴RCEC.测定各组乳酸脱氢酶活性,MTT法测定细胞增生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观察不同浓度的dFMGEN及FEN拮抗高糖诱导RCEC损伤的浓度效应关系.结果 3.0 μmol·L-1和10.0 μmol·L-1dFMGEN组及GEN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分别为(106.600±1.172)U·L-1、(96.900±1.677)u·L-1、(99.400±1.113)U·L-1,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29.9%、27.3%和29.1%,细胞凋亡率为(20.20±2.35)%、(9.27±1.30)%、(12.80±4.43)%,与高糖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FMGEN能拮抗高糖诱导体外培养的RCEC损伤,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较其先导化合物GEN所需的浓度低而作用更明显,这种拮抗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随浓度的提高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透明角膜与角巩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PMMA晶体植入术后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inducedastigmatism,SIA)度数及其变化规律,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在上方角膜缘或透明角膜缘处作5.0mm梯形隧道切口,将566例(566只眼)白内障分成A、B两组,行超声乳化吸除并植入人工晶体,测量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曲率,计算SIA度数及其方向,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平均SIA度数及结果.结果平均SIA度数和裸眼视力,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以5.0mm角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SIA度数小且稳定,早期可获得良好而稳定的裸眼视力;而透明角膜切口手术便捷,术后1个月散光与角巩膜切口基本相似且稳定,可获得与角膜隧道切口几乎同样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