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补肺养心汤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螺内酯、呋塞米、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养心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心悸、气短、胸胁作痛)积分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11%(40/47),高于对照组的63.83% (3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悸、气短、胸胁作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及LVEDD、LVES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补肺养心汤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意外甲状旁腺腺瘤(APTA)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纳入2009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旁)腺疾病诊疗中心入院拟行甲状腺手术时术前检查意外发现无症状甲状旁腺腺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APTA发现率、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结果做分析;并将其与同期单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同时将其与按1∶4比例随机选取同期非APTA单纯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收治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 881例,同期共收治单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251例。结果发现APTA患者26例,APTA的发现率为0.44%(26/5 881),占同期手术治疗的单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10.4%(26/251)。术前行超声定位阳性率为69.2%(18/26),行甲状旁腺核素显像阳性率为72.7%(8/11),行骨密度检查异常率为85.7%(6/7)。术前检查APTA患者的甲状旁腺素(PTH)为(38.17±40.69)pmol/L(3.40~181.20 pmol/L),血钙为(2.73±0.27)mmol/L(2.22~3.23 mmol/L)。26例APTA患者中单发23例(88.5%),多发3例(11.5%),腺瘤个数共31个;病灶直径为(21.72±9.65)mm;甲状旁腺右下占55.2%(16/29),右上占6.9%(2/29),左下占27.6%(8/29),左上占10.3%(3/29);分型为A1型占44.8%(13/29),B1型占55.2%(16/29)。术后复发2例(7.7%),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8例(30.8%),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3.8%)。APTA患者术前PTH和血钙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单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P0.001、P0.001),但其明显高于同期非APTA单纯行甲状腺手术患者(P=0.001,P0.001)。结论 APTA为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一种特殊类型。甲状腺手术前常规行PTH和血钙检查对发现APTA至关重要。对于APTA患者,在行甲状腺相关手术的同时行甲状旁腺腺瘤探查切除术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远程医疗的概念、管理形式与功能,重点围绕远程医疗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相关并发症管理中的功能,如评估与监测、预防及管理以及促进医患有效沟通,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等进行阐述,旨在为远程医疗管理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维  魏涛  陈林 《北方药学》2015,(8):111-112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尽可能排尽胸腔积液后,治疗组18例用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后行射频热疗,对照组18例单用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皮下脂肪硬结、局部皮肤灼伤。结论:热疗联合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闫柳柳  王爽  张晓  魏涛  韩迪  张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11):1294-1299+1305
目的:观察按不同时间方案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饲养BALB/c小鼠120只(雌雄各60只),将小鼠按HBIG与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时间间隔分为三组(0周组、2周组、4周组),每组小鼠按接种的乙肝疫苗剂量分为2个亚组(1μg组、2μg组)。每只小鼠于第0周注射50 IU HBIG。所有小鼠于第3针乙肝疫苗接种后4周分离脾脏淋巴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3~-CD19~+)比例。结果:0、2、4周组比较,两亚组(1μg、2μg)显示,与体液免疫相关的CD3~-CD19~+B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在雄、雌鼠4周组中均分别高于0、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细胞免疫相关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3~+CD4~+、CD3~+CD8~+)均未显示4周组高于其他两组。乙肝疫苗1μg组、2μg组比较,在雄、雌鼠中均显示4周组中2μg组CD3~-CD19~+B淋巴细胞所占比例高于1μg组(P<0.05)。与细胞免疫相关的T淋巴细胞亚群未显示出2μg组高于1μg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引起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90例CSVD所致V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服用多奈哌齐,治疗组加用丁苯酞,疗程为3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神经精神状态。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灌注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等参数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6(IL-6)和超敏C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MoCA和MMSE总分均改善(P0.05),治疗组的MoCA和MMSE总分及各分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T灌注成像参数MTT、CBF和CBV均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IL-6及hs-CRP水平均改善(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Hcy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CSVD引起的VCI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局部脑灌注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与Hc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Carlesson 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牛种布氏菌抗体获得较好结果。ELISA 陆续用于人畜布氏菌病的诊断。目前,大多数作者认为,ELISA,检测布氏菌抗体,具有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及灵敏等优点。但也有资料表明,本试验在检测抗体敏感性上还不及试管凝集试验。此外,关于 ELISA 检测布氏菌抗体类型以及对布氏菌病患者的诊断标准等,这在布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治工作上仍是尚未解决的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为专科医院实施护士长轮岗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选取长沙市某专科医院的20名护士长进行半结构访谈。质性研究结果采用Colaizzi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 结果 共提炼3个主题:护士长轮岗意愿;赞成护士长轮岗原因;反对护士长轮岗原因。 结论 在护士长轮岗中应尊重护士长意愿,实施双向选择;消除护士长顾虑,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给予政策支持,合理制定轮岗政策。  相似文献   
10.
安宁疗护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临终照护能力,巩固和促进安宁疗护学科发展的基石。该文对国内外安宁疗护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方法、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力量及考核方式进行回顾,针对我国安宁疗护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为完善我国医学院校安宁疗护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