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单亲大学生绝望感水平以及单亲大学生绝望感与生活事件、功能性失调态度的关系,针对于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12所高校内采用BECK绝望量表(BH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功能失调态度量表对991名普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单亲大学生在对未来的期待因子上得分与非单亲大学生具有明显差异(t=2.21,P0.05);单亲男性大学生在青少年生活事件的寻求赞许(t=2.69,P0.05)和认知哲学(t=2.37,P0.05)因子上得分与单亲女性大学生有明显差异;生活事件和绝望感相关(r=0.60,P0.01),绝望感与功能性失调态度相关(r=0.56,P0.01);脆弱性、完美化、健康适应、吸引和排斥、认知哲学、丧失对单亲大学生绝望感有62%的预测作用。结论:加强对单亲大学生的关注,尤其是单亲男性大学生,要引导其改变认知和构建方式以减少其绝望,预防心理和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察大学生焦虑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在应激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为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量表对山东省内12所高校991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基于Hayes的方法.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攻击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903,P<0.01).控制性别因素时,焦虑情绪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在应激生活事件和攻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经由焦虑情绪产生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09,经由功能失调性态度产生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11(P值均<0.01).焦虑情绪调节应激生活事件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R2=0.010,P<0.01).结论 焦虑情绪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在预防攻击性的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探究应激生活事件对个体攻击性影响中,应考虑加入情绪和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3.
探索攻击性、抑郁和焦虑与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关系,为高校开展相应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修订版、贝克抑郁和贝克焦虑量表,对山东省内12所高校991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报告率为2.93%(29/991).独生子女或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产生自杀行为(P值均<0.05).有自杀未遂行为组在攻击性(Z=-3.132,P=0.002)、贝克抑郁(t=-2.987,P=0.003)、贝克焦虑(Z=-4.720,P=0.000)等得分上与无自杀未遂行为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单亲(OR=8.494,95% CI=2.709~26.634)、指向自我的攻击性(OR=1.050,95%CI=1.025~ 1.074)和贝克焦虑(OR=1.038,95%CI=2.709~26.634)是自杀未遂行为的危险因素,言语攻击性(OR=0.967,95%CI=0.940~ 0.995)是保护因素.结论 身体攻击性、指向自我的攻击性、贝克抑郁和贝克焦虑等水平高的大学生是自杀未遂的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攻击性的相关性,以及抑郁情绪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探究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 对山东省内10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攻击性的相关性,以及抑郁情绪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攻击性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性、强制性、寻求赞许、认知哲学因子和抑郁情绪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愤怒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失调性态度与除认知哲学与言语性攻击、愤怒外的各攻击性因子均相关(P<0.05),抑郁情绪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攻击性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全部作用的16.32%.结论 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攻击性相关,抑郁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攻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攻击性人格、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内12所高校的10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SPSS 21.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对山东省1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91份,有过自杀行为者29(2.9%)人。通过分析发现攻击性人格、负性生活事件对有过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有影响。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独生子女(OR =4.17,95% CI =1.04~5.78)、单亲(OR =9.71,95% CI =2.06~23.82)、言语攻击性(OR =3.99,95% CI =0.72~1.00)、指向自我的攻击性(OR =8.85,95% CI =1.08~1.46)是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结论有过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更趋向于攻击性人格,遭遇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有:独生子女、单亲、言语攻击性、指向自我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