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为3例短肠综合征患者和1例肠神经节缺失导致小肠无功能患者施行亲属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供、受者HLA配型均有4个以上抗原相合,供肠均取自回肠末端,长度为(150±10)cm,应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术后采取抗凝、改善微循环、输注人白蛋白等措施调控患者的出、凝血功能,预防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和出血,给予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给予头孢三代为主的抗生素、更昔洛韦以及氟康唑预防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并注重对体表易感染部的消毒和护理;术后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早期给予谷氨酰胺,尽早将营养支持治疗过渡为肠内营养,以促进移植肠功能的恢复。结果术后3d,1例患者发生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控制。1例术后5 d移植肠系膜根部出现血肿,手术清除血肿。2例消化道分泌物及大便中发现真菌生长,给予氟康唑治疗后好转。4例在术后20 d左右均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加大FK506的用量,并以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逆转。4例患者,2例获得长期存活,至今分别存活6年8个月和3年2个月,另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35 d因感染死亡。结论小肠移植术后早期的并发症较多,与小肠的生理结构有关,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成功防治是临床小肠移植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8岁,因短肠综合征于2002年1月3日入院.患者曾于2001年9月因肠扭转坏死行小肠切除术,残余小肠为距Treitz韧带10 cm、长约30 cm的空肠,回盲瓣完整存在;患者当时体质量仅30 kg.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于2002年2月15日行活体小肠移植术.供体为患者父亲,供体和受体的ABO血型均匹配,HLA和DA为半相符.术后第1天即给予抗凝、抗排斥、抗感染治疗及全胃肠外营养(TPN).免疫抑制剂维持方案为他克莫司(FK506)4 mg,每日3次;霉酚酸酯(MMF)0.5 g,每日1次;泼尼松30 mg,每日2次.治疗1个月后过渡至正常饮食,停用抗凝、胃肠外营养.患者于8月30日出院,继续口服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和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行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全腹腔镜切除术19例,腹腔镜辅助切除术2例,手辅助腹腔镜Miles术1例;其中保肛手术10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7例;无中转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其余患者未见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 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移植物细胞因子表达的实验和临床病例研究,探索早期诊断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细胞因子相关的敏感指标。方法①两例短肠综合症患者接受活体小肠移植术。定期或病情变化时随时行内镜组织学检查并测定受体大鼠移植物sIL-2R、IL-4、IL-6和IFN-γ表达水平。②BN-LEW大鼠部分小肠移植,A组:SBT(n=20);B组:SBT+FK506(2.5mg/kg,n=20),术后第1、4、7、14和30天测定受体大鼠移植物sIL-2R、IL-4、IL-6和IFN-γ水平同时取移植肠黏膜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首例术后67d发生排斥反应,第2例于术后20d和80d分别发生强烈排斥反应。发生排斥反应相应时相均发生IL-2Rα、IFN-γ表达的显著升高,排斥反应控制后IL-2Rα迅速恢复,但IFN-γ仍在较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A组大鼠术后第1天始即显示IL-2Rα、IFN-γ和IL-6表达的显著升高,于术后7d达到最高,移植后14d仍在高水平。B组仅术后第1天出现IL-2Rα、IFN-γ和IL-6表达的迅速升高,第4天已恢复至基本正常。结论移植物IL-2Rα、IFN-γ表达的升高与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接受长期全肠外营养(TPN)的放射性肠炎大鼠组织谷氨酰胺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EGF,观察其对大鼠肝,骨骼肌及小肠粘膜组织内谷酰胺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变化。结果应用EGF后大鼠肝、,骨骼肌肉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及肝、小肠粘膜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动脉血、小肠和肝谷氨酰胺浓度增加,小肠谷氨酰胺摄取率增加。结论EGF显著增加谷氨酰胺代谢酶的活性,增加肠粘膜代谢的主要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胰腺移植受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供鼠缺血预处理组(DIPC组,n=12),受鼠双后肢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n=12).I/R组、DIPC组和RIPC组大鼠均接受胰腺移植,再灌注后第5 d检测小肠黏膜通透性和吸收功能,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活性,取受鼠回肠黏膜组织检测小肠黏膜湿重、微绒毛高度及宽度、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取肠系膜淋巴结、肝及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情况.结果:再灌注后DIPC组和RIPC组血清TNF-α含量、淀粉酶活性、MDA含量、MPO活性、小肠黏膜通透性、细菌移位率和小肠黏膜损伤程度,均低于I/R组;血清NO和SOD含量、小肠黏膜吸收功能均高于I/R组(P<0.01).结论:供鼠和受鼠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均可保护大鼠胰腺移植受鼠小肠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细菌移位率.  相似文献   
7.
单纯胰腺移植是治疗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Ⅰ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尚未在临床上普及,造成这种情况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还包括众多的社会学和伦理学原因,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作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的修正手术2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LAGB术后复胖患者共22例,对其实施修正手术SADI-S,并统计分析其术前及术后24个月临床资料。结果 SADI-S手术时间(105.0±12.2)min,手术出血量(27.3±5.8)ml;术后第1、3、6、12、18、24个月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依次为(20.55±9.10)%、(40.1±6.02)%、(63.52±10.43)%、(70.72±8.54)%、(78.34±9.25)%、(81.57±11.12)%;本研究糖尿病缓解以术后2年为截点评判,17例T2DM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7/18),1例达到部分缓解(1/18);SADI-S术后Trocar孔疝1例,再次手术还纳,其他患者术中无中转开腹,术后无梗阻、切缘及吻合口漏的发生,术后常规长期补充复合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未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结论 SADI-S作为LAGB术后复胖的修正手术短期内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多中心的、大样本量、长期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
尼可地尔降低门脉压力及其血液动力学机制的实验研究董光龙,刘小玲,张贞乾,王俊义,胡家露中华消化杂志;1994;14(3):133利用药物降低门脉阻力和减少门脉血流,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治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已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利用血管扩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国内首例长期生存的活体小肠移植获得成功,而活体小肠移植术后的肠吸收功能、患营养状况及饮食管理需要做长期、动态、连续的观察分析和评价.方法:从1999-05-20/2004-05-20对国内首例活体小肠移植术后患饮食实行科学化管理、通过对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的观察,移植肠吸收功能的监测、免疫抑制剂FK506全血质量浓度测定,全面观察移植肠的吸收功能的恢复.结果:至今患健康生存5年余,自由进食,并参加工作,排成形便,每日一两次,体质量维持在56~58kg,血色素在120 g/L以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正常.D-木糖吸收试验,尿中排出率在28%,FK506血药浓度维持在5.0~6.0 ng/L,吸收功能稳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肠蠕动良好,无狭窄性改变.结论: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一种理想方法.移植肠功能恢复可使患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