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盐碘标准实施(2012年3月)后惠州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5~6月,以县(区)为单位,按东、西、南、北、中抽取惠州市5所小学,在抽取的小学采集40名8~10岁儿童尿样,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尿碘浓度;据GB/T 13025.7-2012检测盐碘。结果 2015年惠州市各监测区8~10岁儿童尿碘159.5μg/L(102~189μg/L),50μg/L占5.6%;2011年尿碘(191.0μg/L)比2015年高。2015年食用盐碘中位数27.0mg/kg。结论新盐碘标准实施后惠州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碘盐标准实施前后惠州市防治碘缺乏病措施落实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2009-2012年对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和龙门县等5县区采集居民家中碘盐、饮用水,以及在辖区内小学采集8~10岁儿童尿样。结果新碘盐标准实施前后全市盐碘、尿碘含量均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结论进一步完善惠州地区科学补碘工作,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起食物中毒事件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病原学检测及分子分型溯源研究。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对事件中病例的粪便/肛拭子、可疑食物等10份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和鉴定。利用荧光PCR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特异的ToxR基因进行检测,并采用多重荧光PCR对其进行不耐热性溶血毒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tdh)毒力基因和耐热相关溶血素(trh)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电泳获得指纹图谱,并经Bio Numerics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4例病例的粪便/肛拭子和2份可疑食物样本中共分离出6株副溶血性弧菌,含5种血清型,分别为O1:KUT、O1:KUT、O3:K6、O4:KUT、OUT:KIII、O3:KUT。6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扩增出副溶血性弧菌特异的ToxR基因。所有菌株tlh基因均为阳性,分离自病例的粪便/肛拭子的4株菌株tdh毒力基因均为阳性;分离自可疑食物的2株菌株中有1株为tdh毒力基因阳性,另1株为阴性;所有分离菌株trh毒力基因均为阴性。聚类分析显示,菌株间相似系数为62.3%~100.0%。分离自可疑食物的菌株与病例的菌株带型不一致,为不同菌株,分离自病例的同一血清型的菌株同源,不同血清型为不同克隆。结论这是1起由携带tdh毒力基因的O1、O3、O4等多种血清型的不同克隆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一起进食曼陀罗花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分析其原因,探索防范的方法。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事件,对可疑食物中含有的毒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这是一起误食曼陀罗花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应加强对曼陀罗的辨识,规范毒性中药的使用;开展植物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进食原因和引起中毒的植物,有利保护群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2009—2015年连续对惠州市居民户盐碘和儿童尿碘进行监测,评估惠州市盐碘浓度下调前后碘盐质量和儿童碘营养状况。方法按PPS法在惠州市各县区抽取盐样,并在各县区每个监测点抽取其中一间小学儿童的尿样进行监测,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中碘含量,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的碘含量,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09、2011、2015年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14.0 mg/L、191.0 mg/L和159.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尿碘处于适宜水平的分别为33.2%,38.0%,40.2%;各县区儿童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龙门县,惠城区,博罗县,惠阳区,惠东县。2009—2015年盐碘中位数呈下降趋势,2015年食盐中的盐碘中位数下降到25 mg/kg附近。结论惠州市盐碘浓度下调后,居民户盐碘基本在新标准范围内,儿童尿碘整体上处于WHO推荐的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其毒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产肠毒素特性及耐药性,为制定HACCP(Hazard Analysis and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防止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饭店等销售的食品中随机采集6类不同品种食品共361份,按照GB/T 4789.10-2008的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并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菌株进行产肠毒素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 361份样品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检出率6.09%,其中豆制品检出率最高(30.0%),其次为凉拌食品(10.4%),膨化食品及婴幼儿食品未检出。采自农贸市场的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11.1%)。由于资源有限,只对其中13株阳性菌株检测肠毒素,6株检出肠毒素,产毒力为46.15%;6株含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阿莫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产生耐药性,表现出多种耐药谱。结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污染,尤其在豆制品、凉拌食品中比较严重;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能力较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耐药,临床治疗应建立在体外药敏试验基础上,有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惠州市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污染状况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型及分布特点,建立本地区SA的PFGE分型数据库。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相关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 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对惠州市熟肉制品进行SA检测并对检出的菌株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应用PFGE分型技术对检出的菌株进行电泳分析获得指纹图谱,并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惠州市2014—2017年共监测572份熟肉制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41份,检出率7.17%,其中含葡萄球菌肠毒素17株,检出率为41.46%;41株SA经聚类分析得到34个PFGE型别,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51.70%~100.00%之间。结论 惠州市熟肉制品存在一定程度SA污染,且SA的PFGE分型型别较多,菌型分散,部分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未发现单个型别的菌株流行的迹象。PFGE对SA同源性分析,评价SA的流行趋势、分布特点和相关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中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性知识性行为情况。方法对广州市某中学1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对生殖系统和功能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但对避孕知识和性病及爱滋病的传播途径等知识掌握不够。他们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报刊杂志、电视和学校。有85.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有0.88%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结论根据目前学生性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正规健康教育是紧迫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