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MHD患者60例,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 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血液透析(HD)组3组,每组均为20例.比较3组患者单次治疗前、后和治疗6个月后血清PTH和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PTH和β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 HD组单次治疗后PTH水平下降(P<0.01),β2-M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6个月后PTH和β2-MG水平均下降(P<0.01);HDF组单次治疗和治疗6个月后PTH和β2-MG水平均下降(P<0.01);HD组单次治疗和治疗6个月后PTH和β2-MG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6个月后,HP+ HD组PTH下降率大于HDF组和HD组(P<0.05).结论 长期应用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的中分子毒素,特别是对PTH的清除优于常规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透(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尿毒素清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HD)组,各组均为20例。于单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用Daugirdas公式计算单次透析充分性(KT/V)。记录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1)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U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KT/V均超过1.3,但各组间BUN下降率及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β2-MG水平在HDF组显著下降(下降率66.23%),但在HD组及HP+HD组其治疗后水平反而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HD组增加更为明显(-16.26%VS-0.83%,P<0.05)。(3)HDF及HP+HD均能显著降低血清PTH水平(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降率55.94%VS51.76%,P>0.05)。HD组治疗前后PTH水平无明显变化。(4)HDF、HP+HD及HD均能显著降低血清Hcy水平(P<0.01),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各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s-CRP增加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各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清除尿毒症小、中分子毒素(BUN、PTH)及蛋白结合毒素(Hcy),对β2-MG的清除优于常规血液透析,但次于血液透析滤过。单次透析充分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2-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312株病原菌,对检出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按CLSI标准判读,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尿液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8株,革兰阴性菌52株占89.7%、革兰阳性菌4株占6.9%、真菌2株占3.4%,居前3位的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菌,分别占70.7%、8.6%、5.2%;病房患者尿液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54株,革兰阴性菌190株占74.8%、革兰阳性菌41株占16.1%、真菌23株占9.1%,居前3位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分别占44.9%、9.1%、7.9%;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普遍较高,均>50.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50.0%。结论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治疗尿路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3岁。因“发热伴腹痛2d”于2005年9月至我院就诊。2d来体温最高38.61℃,腹痛位于左上腹,伴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腹泻、尿频、尿急、尿痛,无胸闷、胸痛。体检:体温38.3℃,心率88次/分,血压130/90mm Hg,心肺无异常,全腹平软,中上腹及左上腹均有压痛,无反跳痛,余腹部无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5.7×10^9/L,中性粒细胞8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C)在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09年11月住院的CKD患者76例,检测其血清CystC浓度,血清肌酐浓度(Scr),以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并用简化MDRD和Cockcroft-Gault(C-G)方程分别估测GFR(M-GFR,C-GFR),以99mTc-GFR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CKD分期间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患者血清CystC、Scr、C-GFR、M-GFR与99mTc-GF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3、0.90、0.89,P均〈0.01,CystC在CKD1~3期与99mTc-GFR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7(P〈0.05),-0.44(P〈0.05),-0.74(P〈0.01),但在4~5期两者无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30,P〉0.05)而Scr、C-GFR、M-GFR与99mTc-GFR仅在CKD3期患者中有相关性;在CKD1期患者中,Cyst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GFR和M-GFR。结论:血清CystC是一个反映CKD患者肾功能的较为敏感的指标,尤其在早期CKD患者中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0岁.2006年11月26日因"多饮、多尿半月,乏力两天,突发神志不清2小时"至急诊,不伴有肢体抽搐、二便失禁.查体:中度昏迷,体温39.4℃,血压66/32 mm Hg,心率105次/分,呼吸22次/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