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目的 :评价术前或放疗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或放疗前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 2 8例 ,根据治疗后肿瘤消退情况决定手术或放疗 ,对术后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阴道切缘阳性者给予术后补充放疗。结果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缓解率 5 7.14 % ,均为部分缓解 ,1例 (3.5 7% )疾病进展。缓解率与临床期别无关。巨块型缓解率 6 6 .6 7%。鳞癌的缓解率 (72 .2 2 % )明显高于腺癌(30 .0 0 % ) ,外生型的缓解率 (84 .6 2 % )明显高于内生型 (41.6 7% )。 b期可手术率 (83.33% )明显高于 a期(42 .86 % )、 b期 (16 .6 7% ) ,但 a期、 b期之间可手术率统计学上无差异。 NIC后行根治术的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行根治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相比统计学上无差异 ,放疗后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 b期淋巴结转移率及宫旁浸润率较对照组 明显降低。结论 :术前或放疗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好 ,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阴营养不良的病因与局部免疫的关系及局部组织酶学改变,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局部病变组织皮下注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α-2b干扰素及中药苦参提取液,观察治疗前后的局部组织免疫复合物沉积、酶学改变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局部病变组织皲裂及溃疡全部愈合,萎缩、瘙痒、色素脱失及增生等症状均有好转。大部分标本LDH、ACP值偏高,SDH、AKP、5'-N值偏低。TIC主要沉积在小血管壁、血管内皮及周围,基底膜亦可见,治疗前后TIC沉积率及抗C3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外阴营养不良的病因与局部免疫异常有关,导致炎症反应,引起局部代谢障碍及酶学改变。应用免疫抑制剂及中药治疗可提高缓解率及治愈率,为其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发生、预后及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抽取正常对照组人群(n=1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患者(n=16)治疗前、宫颈癌组患者(n=45)治疗前及宫颈癌组13例治疗后6个月患者与20例宫颈癌治疗后12-18个月患者肘静脉血,共获得106份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Ⅱ浓度.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血清IGF-Ⅱ浓度比CIN组及对照组人群血清IGF-Ⅱ浓度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宫颈癌患者血清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血清IGF-Ⅱ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并且可以用于判断宫颈癌预后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IGFs与其受体(IGF-R)及结合蛋白(IGFBPs)组成IGFs系统,参与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IGFs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且受IGF-R及IGFBPs的调控.JGFs是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妇科肿瘤诊断、肿瘤发生预测、肿瘤预后与疗效判断及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来曲唑与克罗米酚对PCOS患者促排卵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来曲唑(LE)和克罗米酚(CC)对PCOS患者促排卵疗效,探讨LE治疗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达英-35和二甲双胍治疗后的PCOS患者56例拟行促排卵治疗,分为LE组30例和CC组26例,分别于月经第5日开始口服LE和CC。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当卵泡直径≥18mm时,皮下注射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于HCG日取肘静脉血测定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并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情况、排卵率、LUF发生率及妊娠率等。结果:LE组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及LUF发生率与C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组HCG日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CC组(P0.05),但子宫内膜厚度较CC组厚(P0.05),且HCG日优势卵泡数、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及单卵泡排卵率均优于CC组(P0.05)。结论:在PCOS促排卵治疗中,LE促单卵泡排卵率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好,可降低多胎及OHSS的发生率并带来良好的妊娠率,更适合应用于PCOS患者的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中子宫内膜血流、厚度、类型与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对119例4组[克罗米芬(CC)、克罗米芬+补佳乐组(CC+PGV)、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CC+HMG)、来曲唑(LE)]PCOS不孕患者进行145个周期促排卵对照研究,比较各组卵泡中、晚期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值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S/D(收缩期与舒张期速度比值),内膜厚度,类型,妊娠率。结果 (1)CC+HMG及LE组卵泡中、晚期:子宫内膜血流值小于CC及CC+PGV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大于CC、CC+PGV组(P<0.05),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2)CC+PGV组卵泡中期子宫内膜血流值小于CC组(P<0.05);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3)各组间子宫内膜类型无统计学差异,CC+HMG组妊娠率较其它三组高(32.3%,P<0.05)。(4)妊娠者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血流值小于非妊娠者(P<0.05);内膜类型A型率(70%)大于非妊娠者(22%)(P<0.05),两者间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C+HMG和LE治疗PCOS不孕者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子宫内膜厚度优于CC及CC+PGV,CC+HMG有显著的妊娠率,加用PGV后可改善CC对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的影响。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值PI、RI、S/D,厚度和类型与妊娠率相关,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方法及放免法测定60例妊高征患者和2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中VCAM-1、TNF-α含量。 结果:妊高征组VCAM-1、TNF-α含量较对照组高,以中、重度者增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脐血中VCAM-1、TNF-α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母体血中VCAM-1、TNF-α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 结论:VCAM-1、TNF-α可能是参与妊高征发病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李楷滨  潘颖 《吉林医学》1998,19(3):154-154
综合免疫疗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65例分析李楷滨潘颖李立李玉姬吴发林(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妇产科130031)本研究对1995年9月~1997年9月经门诊诊断外阴营养不良者65例,采用综合免疫疗法以素高捷疗细胞活化剂,短小棒状菌苗为主要治疗手段收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孕早期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蜕膜组织CTLA-4及相关免疫分子的表达及其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集10例正常育龄妇女(正常非孕组)黄体期、12例正常育龄妇女早孕期(正常妊娠组)和23例孕早期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URSA组)流产时的外周血,同时留取正常育龄妇女及反复流产患者早孕期行人工流产时蜕膜组织,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比较CTLA-4、CD4+CD25+、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CTLA-4在3组外周血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25+的表达显著高于URSA组与正常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0、CD86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及正常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蜕膜组织CTLA-4、CD4+CD25+的表达显著高于UR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蜕膜组织CD80、CD86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蜕膜组织淋巴细胞CTLA-4、CD4+CD25+、CD80、CD86的表达情况在母胎界面免疫耐受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25+、CD80、CD86的表达水平与孕早期反复流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