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描述并分析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四川省12个城市的14772名7~18岁学生的学校体检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评价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及肥胖等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四川省学生的身高、体重、BMI之间均随着年龄逐渐升高,各年龄段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均低于全国平均身高。四川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11%,生长迟缓率、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检出率男生分别为2.33%、7.51%、3.12%,女生1.26%、4.32%、2.31%,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营养过剩检出率为13.73%,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且营养过剩检出率高于营养不良。结论 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体重低于全国水平,其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男生存在着消瘦与超重、肥胖的共存现象,这警醒在进行营养改善计划时,要防止营养过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8-2010年攀枝花市卫生应急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卫生应急现况,为制订全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攀枝花市疾控机构、监督机构编制及每千人口床位数均达到四川省标准,60 h攀枝花能动用的应急床位可达865张;各单位均组建了卫生应急队伍,举办卫生应急培训班与参加各类卫生应急培训,能开展相关应急演练;应急队伍保障类装备几乎没有,仅有部分物资储备;2008-2010年平均预算日常工作经费分别为1.91万元、3.53万元、2.61万元,应急队员补贴仅个别单位发放。结论攀枝花市卫生应急人员队伍已具备,但装备物资及经费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都市流动人口依赖性物质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依赖性物质使用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应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成都市流动人口健康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综合分析. [结果]成都市流动人口以酒精和烟草的使用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6.10%和25.30%,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婚姻和每周工作时间为影响流动人口烟草、酒精和毒品使用的共同危险因素(P值均<0.05),焦虑心理症状是影响其毒品使用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缩短每周工作时间,做好依赖性物质使用前的预防工作,消除社会歧视等措施对流动人口依赖性物质使用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4-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趋势变化,提出针对性防控策略.方法 核对并更正17年间攀枝花市未分级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事件资料数据.结果 17年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般和未分级事件各占50.00%;学校事件中,初中及以下人群以水痘居多,水痘事件显著上升;月高峰在6月和12月,其次是4月和9月;高峰年为2005年、2009年和2018-2020年,传染病事件病种增多,特别是输入性和本地新发传染病病种增加;学校事件流行持续时间大于非学校事件(Z=-5.145,P<0.05),学校事件中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具有应急响应时间长(55.00 d,44.75 d)和流行持续时间长(46.00 d,43.57 d)的特点.非学校事件中输入性与本地新发传染病具有确诊时间长、处置复杂和应急响应时间长的特点.结论 未分级传染病事件的报告具有事件预测预警作用.攀枝花市应持续提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诊断处置水平,拓展传染病检测项目;对少见、新发传染病和输入性传染病应实行分类管理,实施不同的防控策略;学校事件中水痘已成为主要传染病病种,需改变免疫策略及应急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华  王素芹  廖洪秀  佐静 《当代医学》2021,27(25):102-106
目的 探究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资料,从人员数量、年龄、工龄、学历、专业构成和职称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编制294人,在职人员272人,其中在编241人,编制空置率18.03%;年龄25~44岁,占比62.13%;工龄10~30年,占47.05%;学历主要以大学本科为主,占51.47%,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县(区)级疾控中心人员仅占0.59%,低于市级疾控中心的6.86%;拥有市级疾控中心中专学历占2.94%,低于县(区)级疾控中心的9.41%(P<0.05);全市疾控中心以公共卫生专业比例最高,占27.21%,其中仁和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比例最低,仅占8.82%;县(区)级疾控中心临床医学专业人员占比17.06%,高于市级疾控中心的4.90%(P<0.05);拥有初级职称的在职人员比例最高,占33.09%;其次为拥有中级职称人员,占27.21%;市级疾控中心无专业技术级别人员占比31.37%,高于县(区)疾控中心的20.00%(P<0.05).结论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分布不均衡,编制空置率高,学历、专业、职称构成不合理,高学历专业人才缺乏.应积极争取政策,改善机构内人员配置,转变人才管理方式,健全考核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评估量化体系,保障疾控事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与相应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分析两者之间关系,为进一步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现况调查,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四川省13座城市,53所学校的310间教室进行卫生检测与评价,从中随机抽取3 850名7~18岁中小学生获取视力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教学环境与学生视力之间的关系。结果以下指标合格率较低:黑板面均匀度(68.4%)、黑板反射比(50.6%)、黑板平均照度(18.7%)、课桌平均照度(27.4%)、课桌均匀度(56.8%)、采光系数(56.5%)、后(侧)墙反射比(22.9%)、窗地面积比(63.5%);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1.1%,男女各年龄段的城乡视力低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5,P0.05),视力低下者中,重度视力低下居多(46.6%);回归结果表明,黑板反射比及平均照度、后侧墙反射比合格是视力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四川省中小学教学环境存在诸多问题,视力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细菌性痢疾发生的高峰日及高峰期,掌握发病动态,提前做好监测,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圆形分布法对攀枝花市2005-2013年细菌性痢疾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攀枝花市细菌性痢疾全年均有发病,5~6月份达高峰,11~12月份最低;2005-2013年细菌性痢疾发病逐年下降(趋势χ2=4 602.51,P0.01);发病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1),总高峰日在6月23日,总高峰期为3月12日~10月3日,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44.67,P0.01)。结论攀枝花市细菌性痢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3~10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期;总体发病逐年下降,季节性有提前趋势,建议应根据其流行特点的变化适时采取和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问卷式调查研究的统计分析前,应考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价这一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攀枝花市冬季外来人群康养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探讨攀枝花市冬季自然环境对外来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候鸟人群"阳光康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2015-11/2016-02间攀枝花市5个区县阳光康养场所的外来过冬且居住时间1个月以上的人员共350名。利用QOL-35量表进行前后两次面对面调查,评价其生理、心理等健康状况。结果第2次调查生活质量量表各领域均数和中位数均高于第1次,外来过冬人群康养前后一般健康和生活质量、独立生活能力、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5个领域得分、生活质量变化得分及量表总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户外身体活动时间增加、文娱活动时间增加为引起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因素。结论攀枝花市外来过冬人群康养前后生活质量有提高,攀枝花市独特的地理气候为外地过冬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积极参与户外身体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06 - 2016年职业性噪声聋的时间、地区、人群及企业行业的发病特征及规律,为噪声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 - 2016年四川省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职业性噪声聋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2006 - 2016年四川省职业性噪声聋共380例。2006 - 2016年职业性噪声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4.20%,2010年之前报告例数较少,每年均小于10例,从2011年起报告例数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男性报告例数高于女性,35~54岁年龄段、5~14年工龄段所占比例最大,集中分布在四川省德阳市(144例37.89%)、成都市(126例33.16%)2个地区。四川省职业性噪声聋主要来自于制造和采矿行业,在大中型的国有和私人企业的报告例数较高。结论 2006 - 2016年四川省职业性噪声聋总体呈增长的趋势,主要分布于制造和采矿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