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者临床使用依达拉奉、长春西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应用依达拉奉)、观察组43例(加用长春西汀)。疗程结束后对患者智能状态、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认知障碍治疗效果,统计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与对照组的2.4%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 CA)评分入院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NIHS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疗后7 d、1个月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相比于对照组的85.4%,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治疗后7 d、1个月研究组m R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者临床以依达拉奉、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患者认知障碍、神经功能、智能状态改善明显,临床治疗效果理想、预后情况好、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按1∶1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和71.43%(P<0.01);NDS评分两组在治疗15d后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30d后有显著变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组尤为显著(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盐酸甲氯芬酯和灯盏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盐酸甲氯芬酯和灯盏花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给予盐酸甲氯芬酯和灯盏花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滴,疗程28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检测。结果 在临床疗效评定中,治疗组总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达71.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08%(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检测显示,2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甲氯芬酯和灯盏花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1日2次,连用14d;对照组给予等容积安慰药15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日2次,连用14d。在此基础上,2组患者均再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期间均禁止使用降纤、溶栓及其它抗凝药物、氧自由基清除药和脑保护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和68.42%(P<0.01);NDS评分2组在治疗7d后无明显变化(P>0.05),14d后有明显变化(P<0.05),21d后有显著变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NaCl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NaCl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56/62)和70.97%(44/62)(P<0.01).两组在治疗第14、30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O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NaCl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56/62)和70.97%(44/62)(P〈0.01)。两组在治疗第14、30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NaCl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NaCl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56/62)和70.97%(44/62)(P<0.01).两组在治疗第14、30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引起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急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而试验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5.1%、95.9%,高于对照组32.7%、79.6%(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并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Barthel评分升高,较同期对照组高(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并明显较同期对照组升高;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与对照组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可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初发及再发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对脑卒中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5例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脉压水平 ,并与同期住院的 10 0例非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①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的脉压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②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脉压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③再发与初发脑卒中组收缩压与脉压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脉压增大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是引起脑卒中发生及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叶军强  鲍贤俊 《医药导报》2006,25(5):436-437
目的比较大剂量和常规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8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4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治疗15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显效率分别为68.8%和4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第15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凝血因子Ⅰ浓度,但降低程度与给药剂量无关。结论大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