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00年医学生Oscar Raab偶然发现丫啶橙(acridine orange)染色使草履虫发生光敏致死现象,揭开了人们对于光敏化反应研究的序幕[1].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对于光动力过程的研究逐步深入,特别是近二十余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光敏剂的出现,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项新型诊疗技术,逐渐被各国学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国产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不同溶液中光漂白反应动力学规律,加深对光漂白反应复杂反应过程的理解,并为HMME-PDT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数学建模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参数。 方法 根据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出在单纯溶液和复杂溶液(含可被光氧化的底物)中,单态氧介导的光漂白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实验测定的漂白数据(不同时间点的HMME浓度)进行拟合,进一步验证理论推导出光漂白反应动力学方程。 结果 HMME在单一溶液体系(PBS、DMSO)中的光漂白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含底物的复杂体系(白蛋白缓冲液、细胞悬液)中符合2级反应动力学过程。 结论 HMME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光漂白遵循不同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进行光漂白等复杂光化学反应过程的数学模拟是可行的,并有利于对复杂光化学反应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新型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在光源照射过程中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内活性氧的产生情况。方法将ECV304细胞接种于35mm培养皿中,24h后加入H2DCF-DA,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孵育30min。利用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源作为照射光源,在采集荧光图像的同时完成光源照射,光源输出波长范围为460~490nm,功率密度约为100mW/cm2。连续采集DCF的荧光图,观察细胞内DCF荧光的变化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求得细胞内不同照射时间点DCF平均荧光强度,进而得到平均荧光强度-时间曲线。另外,使用线粒体特异标记探针MitoFluorRed589与H2DCF-DA共同孵育细胞,分别采集同一细胞的DCF的荧光图和MitoFluorRed589的荧光图,并利用像素-荧光强度分析方法来确定DCF荧光在细胞内的分布位置。结果在光源照射的开始阶段,ECV304细胞内的DCF荧光强度迅速增加,在第10s时便上升至第2s时的2.2倍,但是随着照射时间逐渐延长,荧光强度增幅逐渐变小,到第60s时上升至第2s时的4.7倍。观察时间进一步延长,DCF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似乎进入平台期,继而开始出现下降。考察DCF荧光在ECV304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主要通过比较细胞内不同区域的I1/I2值,通过图像分析与计算得到线粒体区、细胞核区以及细胞质非线粒体区内I1/I2值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反义c-jun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只SD大鼠,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自体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手术,实验组移植静脉周围和血管吻合口周围应用反义c-jun核酸凝胶涂布;对照组仅行凝胶涂布。术后周取出移植血管,分2别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内膜平滑肌细胞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脱氧核糖核酸和α-肌动蛋白等反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情况和表型转换的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移植静脉术后动脉化,管壁增厚,但转染c-jun反义核酸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数差值为-20.7170,P<0.01)及VSMC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t值为-13.011,P<0.01)(增殖均较对照组减少,PCNA(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数差值为-19.2310,P<0.01)和DNA(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值为F55.000,P<0.01)阳性表达情况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α-肌动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q值为5.503,P<0.01)。结论:反义c-jun核酸可抑制VSMC的表型转化及细胞分裂而减少VSMC的增殖,从而有效的抑制移植静脉内膜的过度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的活化状态对其吸收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HMME-PDT对活化T细胞选择性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孵育浓度和孵育时间对活化T细胞吸收HMME的影响。密度梯度法常规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以多克隆刺激剂PHA和PDB+Ion刺激T细胞活化,同时设立未加刺激剂的静止T细胞作对照。在评价孵育浓度对T细胞吸收HMME的影响时,将上述处理的淋巴细胞分别与0、5、10、20、30和40 mg/L的HMME孵育1 h,经CD3抗体染色后进行T细胞HMME吸收分析。在评价T细胞活化状态对HMME吸收量与孵育时间相关性的影响时,将培养的淋巴细胞与10 mg/L的HMME分别孵育0-160 min后进行检测。 结果: T细胞的活化使其HMME吸收量的孵育浓度相关曲线以及孵育时间相关曲线较静止T细胞右移和上移。在一定孵育浓度范围内(5-20 mg/L),活化T细胞对HMME的吸收量明显大于静止T细胞,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随着孵育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活化T细胞与静止T细胞对HMME吸收量的差异逐渐减小。在10 mg/L HMME孵育浓度的条件下,不论活化与否,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T细胞内HMME的吸收量在逐渐增强。在15-60 min之间,活化T细胞HMME吸收量明显高于静止T细胞。 结论: 活化T细胞与静止T细胞HMME吸收量的差别取决于其孵育浓度和孵育时间,在一定孵育浓度和孵育时间范围内,活化T细胞HMME的吸收量明显高于静止T细胞,提示这可能有助于形成选择性删除活化T细胞的剂量关联和时间关联的HMME-PDT治疗窗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滑膜细胞对光敏剂血淋甲醚(HMME)的吸收特点,并与目前常用的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进行对比。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RA滑膜细胞对HMME、HpD的吸收量与孵育时间和孵育浓度的关系。结果:①RA滑膜细胞对HMME、HpD的吸收量随着孵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培养液中光敏剂浓度达80μg/ml时,孵育1h细胞内HMME含量达到饱和状态;而HpD的浓度要到140μg/ml时细胞内的吸收量才达到高峰,当两种光敏剂细胞内浓度均达高峰时,HMME的含量为HpD含量的2倍。②细胞对两种光敏剂的吸收量亦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HMME吸收得更快,第15分钟时吸收量为最大吸收量的52.9%,第60分钟为84.4%,细胞对HpD的吸收第15分钟为49.1%,第60分钟为69.2%。结论:与光敏剂HpD相比,RA滑膜细胞能更多更快地吸收HMME。推测HMME较HpD更适合用于光动力疗法滑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光动力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治疗经皮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理,评价分析了治疗效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矿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认为光动力疗法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在防治再狭窄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心理、生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以便制定有效的心理支持措施。方法:在门诊经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评分在40分以上的孕妇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结果:两组血压随着产程的进展而增高(P<0.05),对照组血压增变幅度较实验组大;且产前、产后有焦虑症状者显著增加(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焦虑程度低;实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症状随着孕程进展明显加重,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缓解孕妇在这一阶段的焦虑心理,同时提高正常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maculardegeneration,SMD)的光敏剂苯并卟啉衍生物单酸A环(benzoporphyrinderivativemonoacidAring,BPD-MA)价格昂贵,在国内不能普及。评定国产光敏剂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B,HB)对视网膜和脉络膜光动力学治疗系统生物学效应,以探讨是否有价值进一步研究HB治疗SMD的前景。目的:建立视网膜和脉络膜光动力治疗的照射系统、光敏剂体外光敏性检测方法和体内观察光敏剂PDT疗效的方法。设计:开放性实验。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地点为解放军总医院激光科。建立照射系统:在裂隙灯显微镜开创激光窗口,使用光纤连接激光器和裂隙灯显微镜,使激光和裂隙灯照明同光路到达眼底,作为照射系统;通过四甲偶氮唑盐法检测光敏剂体外光敏性,和BPD-MA相比,初步判断其光敏性。以青紫蓝兔为实验对象,用光敏剂HB进行PDT治疗,通过眼底观察、荧光眼底造影、光镜和电镜检查照光部位的生物学效应,检测建立的实验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主要观察指标:裂隙灯显微镜和激光器的耦合效率,光敏剂体外光敏性以及照光部位的生物学效应。结果:照射系统输出稳定,由激光器发出的功率和裂隙灯显微镜的激光窗口末端的输出的功率的耦合率为60%。国产HB体外光敏性和BPD-MA相似,HB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激光照射参数对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眼底疾病中视网膜温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经典Pennis热传输方程建立视网膜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激光波长、功率密度及光斑直径对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过程中对青紫蓝灰兔视网膜温度的影响.结果 当照光剂量相同时,578 nm激光引起的灰兔视网膜温升最大,532 nm激光次之,690 nm激光最小;随着激光功率密度及光斑直径的增加,视网膜温升也越高.结论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中严格控制照光参数对于防止不必要的视网膜热损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