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胃窦腺癌是一种胃部癌症,也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笔者旨在分析1例低龄患胃窦腺癌伴腹腔转移的治疗经验值并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未婚,农民。因"腹痛腹胀伴呕吐1周"入院。入院情况:患者入院前1周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饭后加重伴呕吐,有时吐宿食,吐后症状减轻。专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余未见异常。见图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接收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本次研究的病例,将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的36例作为研究组,将采用异氟醚与丙泊酚联合麻醉的另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气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手术结束时,2组PaCO_2、PaO_2水平对比(P0.05);手术结束时,对照组TNF-α、CRP水平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方式有利于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动脉血气,降低应激反应,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光棒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光棒和纤维支气管镜在麻醉困难插管中的应用效果,为野战麻醉提供一种可行的通气方式.方法40例头面部烧伤、炸伤,随机分光棒组(LW组)、纤维支气管镜组(FOB组).根据综合气道评估分为Ⅱ一Ⅳ级,记录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GBZ/T 220.2-2009)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7个省市参与过放射治疗装置建设项目评价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针对...  相似文献   
5.
6.
生物标志物对于尘肺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寻找简单、快速、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是目前预防尘肺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近几年尘肺病早期生物标志物,如接触性生物标志物、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易感性生物标志物等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尘肺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冬季室内外PM_(2.5)污染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出气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以18名某三甲医院诊断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月2日—2月18日,对研究对象室内PM_(2.5)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同步收集研究对象居室附近北京市固定监测点PM_(2.5)、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并采集研究对象呼出气一氧化氮(e NO)和呼出气硫化氢(e H2S)样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室内外PM_(2.5)对研究对象呼出气指标的影响。结果调查地区冬季室内、外PM_(2.5)污染水平较高,x±s分别为(94.09±46.87)μg/m3和(119.27±54.78)μg/m3。室外PM_(2.5)暴露与e NO呈正相关关系(rs=0.311,P0.05),PM_(2.5)每上升1个四分位数间距(74.80μg/m3),可使e NO增加13.13μg/m3(P0.05),控制室外气温和相对湿度后,该相关关系仍然存在。未观察到室内PM_(2.5)与e NO以及室内、外PM_(2.5)与e H2S的相关关系。结论本次调查地区的冬季室内、外PM_(2.5)污染严重,室外PM_(2.5)可对慢阻肺患者e NO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ASAⅠ~Ⅲ级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甲氧氯普胺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甲氧氯普胺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3、6、12、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及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镇静方面效果较为明显,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北京市和天津市不同温度水平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与居民每日死亡的定量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市和天津市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每日大气PM_(10)、每日平均温度、每日平均相对湿度、每日居民不同病因别死亡人数,建立时间序列数据库。将每日温度分成低(P_(50))、中(P_(50)~P_(75))、高(P_(75))3个层次,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两城市大气PM_(10)与居民每日不同病因别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对于总死亡,北京市和天津市高、中温水平下大气PM_(10)的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ER)明显高于低温水平,且中温水平下效应值最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46%(95%CI:0.18%~0.75%)和0.87%(95%CI:0.34%~1.41%);对于循环系统死亡,北京市和天津市高、中温水平下大气PM_(10)的超额危险度明显高于低温水平,且高温水平下的超额危险度值更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52%(95%CI:0.07%~0.98%)和1.13%(95%CI:0.43%~1.83%);对于呼吸系统死亡,北京和天津市中温水平下大气PM_(10)的超额危险度最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99%(95%CI:0.16%~1.74%)和1.48%(95%CI:0.25%~1.95%)。结论不同温度水平下,北京市和天津市大气PM_(10)污染致居民死亡的急性效应不同,中高温水平下,大气PM_(10)的健康效应值更大。制定人群大气污染健康效应公共政策时,需考虑温度对其影响的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