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典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的临床和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CML临床资料及血象、骨髓涂片、骨髓病理切片的特点.结果:不典型CML常伴头晕、乏力、发热、出血等症状;血象改变特异性不高,尤其白细胞可高可低,亦可正常;骨髓涂片和病理切片均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拉系增生为主,并有多系病态造血.结论:不典型CML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易误诊,综合分析外用血系骨髓象及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陶英 《现代护理》2006,12(2):103-105
目的对比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和微创旋切术的疗效。方法研究组32倒采用微创旋切术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血管;对照组32例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没有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皮肤坏死、下肢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4~12个月均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大隐静脉曲张血管微创旋切术治疗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少疤、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复发低等优点,同时积极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度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陶英 《现代护理》2005,11(24):2113-2114
目的探讨经电视腹腔镜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8月8例经电视腹腔镜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无近期严重并发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术前护理重在消除病人的焦虑;术后护理重在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并进行治疗性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以提高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血气分析、D-二聚体、X线胸片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66例患者均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院,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9例,非ST段抬高/非Q波心肌梗死23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最终通过肺核素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其中大面积肺栓塞17例,次大面积42例,小面积7例。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功能障碍59例(89.4%),无右心室功能障碍7例(10.6%)。确定诊断行放射性核素肺扫描32例、螺旋CT检查18例、磁共振检查9例、肺动脉造影7例。分析发现66例患者均伴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心电图呈特征性改变,多有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少数患者心肌酶升高。结论 ①肺栓塞患者胸闷、胸痛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伴心电图的T波深倒置、QⅢTⅢ型以及心肌肌钙蛋白、心肌酶的升高,是急性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②认真分析病史及全面体检,血气分析、D-二聚体测定、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及早行肺核素或螺旋CT确诊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
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英 《现代护理》2006,12(5):451-452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瘤(AAA)围手术期的护理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对1995年6月~2005年6月经外科治疗的腹主动脉瘤42例围手术期临床观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例术前24h瘤体破裂死亡,1例术后出血,2例发生肠梗阻.经度时治疗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提示AAA围手术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腹部情况,并针对性预防并发症。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利群医院肾内科38例无明显出血倾向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普通肝素(UFH)组(18例)及低分子肝素(LMWH)组(20例)于透析前分别按个体剂量给予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钠动脉血路端注射,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月及l2月检测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基础肱动脉内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MD),以20例血脂正常的成人为对照。结果①两治疗组透析前血清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透析l2月后,UFH组TG显著升高(P〈0.05),HDL-c较透析前降低,LDL-c显著增高(P〈0.05);LMWH组TG显著降低(P〈0.05),HDL-c、LDL-c较透析前无明显改变。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患者基础肱动脉内径明显增宽,(P〈0.05),FMD明显受损(P〈0.01);透析12月后,两治疗组FMD仍低于正常对照,但UFH组较LMWH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血脂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长期使用LMWH代替普通肝素抗凝,可部分减轻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异常,并有助于保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对稳定,防止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二尖瓣患者瓣口狭窄程度同B型钠尿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 4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经心脏超声检查测定二尖瓣口面积、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力等,同时测定BNP浓度,按超声测定二尖瓣瓣口面积将患者分为轻度(>1.5 cm2)、中度(1.0~1.5 cm2)、重度(<1.0 cm2)3组进行比较.结果 3组间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轻、中组进行合并后,同重度狭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Pearson分析后,瓣口面积与BNP之间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 随着二尖瓣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浆BNP浓度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除外其他影响因素测定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浆BNP浓度有助于判断其瓣口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条件下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航天环境中,失重对骨质代谢的影响被认为是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之一。目的:探讨复方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条件下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影响,拟揭示该方对抗骨丢失的分子生物学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材料:实验于1997-04/12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完成。选择SD乳鼠。药物:强骨抗萎方(熟地、骨碎补、龟板、怀牛膝等)。方法:乳鼠1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分离乳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后,分为正常对照、失重模型、强骨抗萎方大(2.0%)、中(1.0%)、小(0.5%)剂量5组。置回旋器,30r/min,连续回旋60h模拟失重,观察该方对回旋12,30,60h时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生成及碱性磷酸酶基因转录水平(mRNA)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强骨抗萎方对体外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纳入的15只乳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中无脱失。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成骨细胞在回旋12,36,60h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其中12,60h时差异显著l(45.0l&;#177;12.50),(96.18&;#177;12.34);(13.17&;#177;5.33),(137.36&;#177;137.86)nkat/L.P〈0.05],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低微;骨钙素活性均减低,60h时差异显著[(30.3&;#177;2.75),(42.0&;#177;10.0)μg/L 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不同剂量组于回旋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60h的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143.70&;#177;123.86).(54.5l&;#177;13.17);(156.53&;#177;133.69)nkat/L,P〈0.051;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活性也较高;但骨钙素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能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功能,缓解其分化抑制状态,促进骨基质的形成和成熟。  相似文献   
9.
廖琴  陶英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84-185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1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辨证施护组(25例)和常规护理组(26例);对辨证施护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情志调护,饮食调护,针刺治疗,止痛等护理措施。结果:辨证施护组、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8.46%(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行辨证施护,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use a simple bedside technique to verify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in different races. Method The Valsalva maneuver (VM) was performed in patients referred to a specialty PH clinic. The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of patients to VM was in different fashions. The blood pressure (BP) was measured by using cuff and stethoscope. When the cuff was inflated to 15 mmHg above the systolic pressure, sound could be heard by auscultation during VM and when the cuff was deflated the sound disappeared over 3 heart beats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bnormal BP response, and less than 3 heart beats defined as normal BP response. The 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PH as a part of the standard evaluation. Results This study included 84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63 ± 16) years. Those with abnormal BP response to VM had higher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PAWP) [(22.5±6.6) vs. (11.9±4.3) mmHg, P <0.0001] and lower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5.8 ± 4.0) vs. (8.1 ± 4.6 ) WU, P = 0.01].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VM did not correlate with mean pulmonary artery (PA) pressure [(46.2 ± 9.9) vs. (43.4 ±10.4) mmHg, P =0.20] or cardiac index (both 2.4 ± 0.6 L/min/m2). The abnormal BP response to VM had high sensitivity (89.4%), specificity (86.1%) and accuracy (86.9%) for determining PAWP> 15 mmHg.Conclusions BP response to Valsalva maneuver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left heart filling pressures in patients with 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