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依普利酮及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各40例.分别予依普利酮片50mg、氯沙坦钾片50mg,1次/d,口服,疗程1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主要检测多项生化指标、24h动态血压、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在降低血压幅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普利酮与氯沙坦,1次/d,服用50 mg均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安全性及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替米沙坦片联合降压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踝一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及血压达标对后两者的影响。方法68例高血压痛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替米沙坦片联合降压治疗24周前后,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B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肝功能、血清IGF-1(酶联免疫吸附法)及baPWV。结果①高血压3级患者的IGF-1水平与baPWV较高血压1级明显增高(P<O.05);②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与baPWV呈正相关(治疗前r^5=0.506,治疗后r^5=0.492,均P<0.05);③联合降压治疗24周后血清IGF-1及baPWV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血压控制达标患者的IGF-1与baPWV的水平较未达标者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能显著下调高血压病患者的IGF-1水平并降低baPWV,且降压治疗达标者的IGF-1及baPW-V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而当湿化充分时,即使是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病人,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从而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分泌物引流,确保使用人工气道的病人气道通畅[1].  相似文献   
4.
黄荣杰  曾煜周 《广西医学》2009,31(12):1768-1769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CF-1)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2例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糖、胰岛素、血压及血脂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血清IGF-1及血压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明显,IGF—1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结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升高,IGF-1水平与Is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夜间血压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他危险因素对阵发性房颤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1例,其中阵发性房颤组159例,窦性心律组252例,所有患者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行动态血压、常规生化等检查。结果阵发性房颤组非杓型血压比例(96.2%vs83.7%)、夜间收缩压[(132.23±16.50)mm Hg vs(122.38±17.70)mm Hg,1 mm Hg=0.133kPa]、夜间脉压[(62.74±16.67)mm Hg vs(50.83±14.52)mm Hg]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非杓型血压(r=0.191,P<0.01)、夜间收缩压(r=0.254,P<0.01)、夜间脉压(r=0.353,P<0.01)与阵发性房颤呈正相关;调整年龄、血脂、餐后2h血糖、24h血压、昼间血压等危险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升高、年龄是阵发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升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阵发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阵发性房颤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莫剑梅  刘唐威  黄荣杰 《内科》2012,7(2):136-138
目的以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病因构成,为提高高血压病因正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6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高血压专科住院的518例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病因构成。结果 (1)518例初诊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占73.0%(378/518),继发性高血压27.0%(140/518);(2)140例继发性高血压中占比例依次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0.7%(57/14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4.3%(34/14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7%(15/140),慢性肾小球肾炎10.0%(14/140),肾动脉狭窄7.1%(10/140),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动脉狭窄、皮质醇增多症及嗜铬细胞瘤所占比例较少。结论 518例住院初诊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率最高,继发性高血压发生率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高,应注重在初诊高血压病人中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排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将8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各42例),分别口服依普利酮50mg或氯沙坦50mg每天1次,每2周复诊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动态血压监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血浆IGF-1的测定。结果:两组治疗12周末血压明显下降(P<0.05),组间血压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一般项目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及昼平均舒张压、夜平均收缩压及夜平均舒张压、baPWV及IGF-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均能明显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和IGF-1水平,但两者改善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高血压是发病率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但是我国高血压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药控率低的特点,尤其以控制率明显。1991年及2002年我国两次成人血压普查,血压控制率仅为2.8%和6.1%。本文通过对我科建科至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水平、服药情况的调查,了解在接受过系统高血压防治教育的住院病人中血压控制率、服药率情况,以更好的指导社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我科建科至今,资料保存完整且可通过电话随访的5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276例,女308例,年龄(63.47±13.64)岁],利用我科高血压电话随访系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血压及目前服药情况。结果在584例随访对象中,48名患者未对血压进行监测,占随访患者的8.2%。在监测血压的536例患者中,血压达标(180/110)mm Hg 40例,占随访者的7.5%(男3.0%vs.女10.9%,P>0.10)。坚持规则服药的患者452例,服药率84.3%,坚持服药的患者中血压达标320例,血压达标率70.8%;不服药或不规则服药的患者84例,血压均未能达标。结论经过住院期间系统的高血压防治教育,我科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血压达标率、药控率较全国平均水平明显提高。规则服用降血压药物是良好控制血压的途径,系统的高血压防治教育是使病人意识到规则服药重要性的关键,是提高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比较依普利酮50 mg或100 mg与氯沙坦50 mg或100 mg每天一次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将84例轻中度高血压(9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患者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依普利酮50mg或100 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其降压疗效与氯沙坦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原醛患者,按性别分男性组(32例)及女性组(35例)。比较症状、血生化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1)男性组BMI、TC、TG均高于女性组(P<0.05)。(2)男性组胸闷症状发生率较女性组高(P<0.05)。(3)男性组Cr、24h微量白蛋白(24hmALB)、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脑梗死发生率高于女性组。结论男性原醛患者较女性患者更早出现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应注重在初诊患者及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相关排查,争取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