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5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160mg/m^2 dl静滴3h)和表阿霉素(40mg/m^2dl、2静滴)治疗,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结果35例患者中CR3例,PR15例,总有效率(CR PR)66.7%。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且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46例Ⅰ~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IMRT治疗,与采用常规放疗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对比分析。结果:IMRT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71.7%,常规放疗(RT)组为54.3%,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1.7%和8.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3.0%和50%,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8.2%和43.5%,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36.9%和61.0%。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常规放疗有更好的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率,毒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关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分布规律,从而有利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981年1月-2001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57例住院子宫内膜癌符合1998年ICG-HNPCC修订标准诊断为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结果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的4.3%(11/257),家族中肿瘤患者男女比例为1.5∶1,亲属中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分别占31.25%、25.0%,女性患者中子宫内膜癌较结直肠癌更多见,分别占61.5%和15.4%。结论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的4.3%,子宫内膜癌和结直肠癌是其家族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患者以子宫内膜癌更多见。  相似文献   
4.
妊娠晚期引产是指由于母亲或胎儿原因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终止妊娠.近年来妊娠晚期引产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普贝生是1995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控释地诺前列酮(PGE2)阴道栓剂,近几年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但国内尚处于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同时或异时合并其他部位原发癌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从而有利于其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989年1月~2009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31例住院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同时或异时合并其他部位原发癌(多原发癌)患者。B组:单纯子宫内膜癌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多原发癌患者占9.96%(23/231),平均发病年龄56.3岁,以结直肠癌、卵巢癌、乳腺癌及宫颈癌常见。A组手术-病理Ⅰ期患者占43.48%,明显低于B组的61.54%(P=0.004 8),A组预后明显较B组差(P=0.021 7)。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的9.96%,平均发病年龄为56.3岁,手术-病理分期期别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放化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 2010年以来收治的行放化治疗的食管癌患者 30例临床放化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完全缓解 (CR)10例,部分缓解 (PR)18例,无变化 (NR)2例,总有效率达 93.33%,1、3年生存率分别为73.21%、33.93%.结论 放射治疗是目前食管癌治疗的主要的、有效的、安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普刀(LEEP)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冷刀宫颈锥切术,研究组行LEEP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69%(43/52)(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38%(8/52)(P0.05)。结论 LEEP刀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且愈合快等优势,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9564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愈合不良发生率、影响因素、治疗及预防。结果发生切口愈合不良45例,发生率为0.47%;分别为脂肪液化12例、切口感染29例、裂开4例。经抗炎、清创、充分引流、二期缝合等治疗后均愈合。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肥胖、术前感染、术前贫血、胎膜早破、未预防应用抗生素,阴道检查过多等。结论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大约为0.47%,涉及产妇自身、手术原因、手术过程等多方面因素,肥胖、术前感染、术前贫血、胎膜早破、未预防应用抗生素、阴道检查过多等是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7(CCR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并行宫颈根治性切除手术标本9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疑似宫颈癌患者62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CR7和VEGF-D的阳性表达情况。对宫颈癌组织中CCR7和VEGF-D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CCR7和VEGF-D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织中CCR7的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年龄、癌变类型、浸润深度、绝经状况、宫旁浸润无关(P0.05),与宫颈癌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阴道浸润有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VEGF-D的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年龄、癌变类型、宫颈癌分期、肿瘤直径、绝经状况、宫旁浸润及阴道浸润无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CR7的阳性表达与VEGF-D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32,P=0.025)。结论 CCR7和VEGF-D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升高,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系紧密,能够作为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