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考察当代研究生的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的方式.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对北京市三所高校的533名在校硕士生、博士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①研究生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之后,使用频率最高的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换角度思考;②不同性别的研究生在灾难化这一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具有显著性差异;③不同年级的研究生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的使用在自我责难和反思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之后,研究生普遍能够运用积极的认知策略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男生比女生更多运用灾难化策略;硕士研究生比博士研究生更频繁运用自我责难和反思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黄河柳     
正众所周知,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的母亲河。我曾多次游览过黄河,当我第一次站在黄河岸边,看到波涛滚滚的黄河,她凝重、宽厚、浓烈、有力,裹着泥沙的浪花,反转汹涌,奔腾激荡,冲击着河岸。壮怀激烈的场景,就像我们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令心底人升腾起一种无比的自豪感。河岸上生长着最多的就是柳树,在这里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的,它注定是堤岸上的守护者,用自己的身躯紧紧抓住脚下的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父母压力和父母期望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父母压力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父母期望问卷对691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独生子女[(40.602±6.890)分]和非独生子女[(40.501±5.101)分]父母在父母压力量表上的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63.815±13.895)分]和非独生子女父母[(63.757±13.908)分]在父母期望问卷上的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量表总分上独生子女[(2.008±0.573)分]和非独生子女[(1.994±0.5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症状因子上的得分独生子女[(2.190±0.676)分]高于非独生子女[(2.125±0.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的压力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存在显著正相关(r=0.166,P〈0.01);父母对子女期望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1,P〈0.01)。结论父母的压力越大,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4.
黄大庆  王波 《贵州医药》2013,37(7):623-624
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ung,IPL)是非特异性炎症所致肺实质内肿瘤样慢性增生性病变,是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巨细胞、组织细胞和泡沫状细胞组成的肉芽肿[1]。其临床症状与肺内其他良、恶性肿块性病变有诸多相似之处,CT表现常常缺少特异性和重叠性,因此对此病的CT诊断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偶合性,故术前误诊率高,尤其是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笔者收集我院及贵阳医学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合并多发性浆膜腔积液非常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雷××,女,46岁(住院号3891)因反复紫癜一年,加重伴浮肿半月于1990年3月5日入院。入院前一年,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大小不均紫癜,以双下肢及臀部为多,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出现,在某医学院诊为“过敏性紫癜”,住院治疗而愈。入院前半月,因受凉后次日双下肢及臀部又复出现紫癜,伴浮肿、尿少、无发热、咳嗽、盗汗、腹痛及关节肿痛。既往体健,无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查:T36℃,P70次/分,R20次/分,BP11.2/6Kpa,发育正常,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臀部及双下肢伸侧见大量出血性皮疹,呈紫红色,多高出皮肤呈斑丘疹状,可见多个瘀点,对称性分布,无血疱及溃疡,左下肺呼吸音稍低,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稍弱,未闻及  相似文献   
6.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也就意味着离婚冷静期这一规定的正式通过.这项规定的制定与通过反映出当下中国社会离婚率不断升高的事实,折射出当下人们婚姻价值观念的衰落.  相似文献   
7.
1940年Bechgaord首次报道了白塞氏病的肠道表现,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有人称之为肠型(IN)白塞氏病,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白塞氏病(BD)的特殊类型。国内目前有关的报道尚不多见作者收集了中日友好医院十多年来肠道有明显X线征象并证实的BD4例,现报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1.一般资料: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42岁。4例都有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外阴溃疡及右下腹痛等病史,同时也有反复发作的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等。3例有明显皮肤损害,如红斑结节,针刺反应明显,2例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寻找肠型BD的临床及X线特征.方法4例BD,男3例,女1例,都经过病理组织学证实,每个患者都具有两个以上BD的基本临床表现及伴有其他一些特殊症状,均在基本临床症状出现后3a~4a才出现反复发作的消化道症状,即腹痛、腹泻、便血等.均同时做过1次以上的钡餐或钡灌肠检查及肠镜检查,病变均仅见于回盲部及末端回砀,表现为1.5cm以上较大而深的溃疡,1例大溃疡周围有多个小溃疡及小充盈缺损,1例末端回肠有5cm长狭窄及小充盈缺损.结果通过本组病例及文献复习看出肠型BD是指以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BD,多在发病后数年开始出现肠道表现,回盲部及末端回肠是主要发病部位,病理特征是肠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及小血管炎.X线表现理论上分为溃疡型和增殖型,但其最常见是较大而深的溃疡,或并发周围之小溃疡或小充盈缺损或肠管狭窄,单纯增殖型很少见,病变多反复发作,此消彼长.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回盲部结核区别.结论肠型BD好发于回盲部及末端回肠,以反复发作的大溃疡或其周围伴有多个小溃疡或小充盈缺损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黄大庆  沈康  申延伟  郭玲 《贵州医药》2008,32(9):862-862
围绕20世纪末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与健康问题的关系,21世纪的医务工作者应高度关注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与医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下肝癌结节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对98例肝癌患者进行MSCT灌注扫描,分析肝癌结节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正常组织、肝癌结节、交界处HBF、HPI、HPP、HAP、HBV值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三者TTP及PEI值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大结节病灶中心、交界内1 cm、交界处、交界外1 cm及正常组织HBF、HPI、HPP、HAP、HBV、TTP、PEI比较呈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以清楚反应肝癌结节附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