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友病A(HA)及获得性HA(AHA)患者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的产生情况,探讨Nijmegen法结合APTT纠正试验在FⅧ抑制物检测中的应用及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用一期凝固法对42例临床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FⅧ活性检测,进一步采用APTT纠正试验进行筛选,阳性患者用Nijmegen法进行FⅧ抑制物浓度的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例均为FⅧ活性减低患者。39例HA患者中有2例存在FⅧ抑制物(5.1%),浓度分别为3.7 BU/m L和83.2 BU/m L。3例非HA患者经APTT纠正试验未能纠正到正常范围,其中2例AHA患者的抑制物浓度分别为3 686 BU/m L和61 BU/m L,另1例SLE患者APTT纠正试验结果不具有时间依赖性,抑制物浓度仅为0.1 BU/m L。结论 Nijmegen法结合APTT纠正试验检测FⅧ抑制物,方法简便准确,可为FⅧ活性减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3.
对45例正常人及16例肾脏病患者进行了全身核素~(99)Tc~m-MDP骨显像定量分析。根据骨骼摄取示踪剂程度的不同,将显像分为高、中、低三个活性等级(以Y,R,G表示),并与X线检查结果比较。16例患者均显示全身骨代谢明显异常,表现Y及R区显著增高(P<0.001),而X线检查仅10例显示有骨病征象。4例经维生素D治疗前后的核素扫描对比,显示Y区有明显下降,但X线检查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全身核素骨扫描对肾性骨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有较重要意义,为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 来源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毒力基因、agr 分型、生物膜形成能力,并比较甲氧西林敏感株与耐药株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1月一2020年12月102株血液分离非重复金黃色葡萄球菌茵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 析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PCR及多重PCR分析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agr基因多态性;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 精确概率法比较分析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 感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菌株间耐药性、毒力基因、agr 分型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结果102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43株为MRSA,59株为MSSA。毒力基因普遍表达葡萄黃质蛋白基因crtN(99.0%)、溶血素基因(hla 97. 1%、hlb 98. 0%、hld 96.1%),其次为表面因子CP8合成酶基因cap8H(34.3%)、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tst( 21.6%),其中携带crtN/hla/hlb/hld 4种毒力基因组合的菌株最多(48株)。agr分型阳性率为97.1%,其中agr I型占56.9% ,agr I型占36.3%,agr I型占 4.9%,未检测出agt IV型,agr 未获分型3株。生物膜形成阳性共28株,其中12株可形成强生物膜。MRSA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高于MSSA菌株(P<0.05) ;MRSA菌株tst基因携带率高于MSSA (P<0.01) ,cap8H基因携带率低于MSS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菌株中agr I和agr I型各占46.51 %和48.84% ;MRSA菌株更倾向形成中等或弱生物膜,与MSSA菌株相比在生物膜形成能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分 离血流感 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多种毒力基因、agr分型、生物膜形成能力,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C6胶质瘤放疗前后^18F-FDG摄取水平变化及其与肿瘤细胞密度、Glut、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荷C6胶质瘤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3组,每组10只,均接种肿瘤细胞。2周后,A组行^18F-FDG PET/CT显像,B和C组分别于放疗后48h、1周行^18F-FDG PET/CT显像,计算肿瘤与对侧脊柱旁肌肉的SUVmax比值(TIM),观察放疗前后肿瘤TIM的变化。显像后处死大鼠,取出肿瘤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计数肿瘤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Ki67标记指数(Ki67 LI)及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检测Glut-1及VEGF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放疗前后T/M及各指标的变化,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T/M变化与各生物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A、B、C3组T/M、肿瘤细胞密度、Ki67LI、MVD、Glut-1及VEGF水平总体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依次为6.77,60.66,104.56,95.49,9.13和24.48,P均〈0.05)。两两比较示,B组T/M(9.23±4.56)、肿瘤细胞密度(672.70±92.98)及Ki67 LI(18.56±2.26)与A组(10.86±3.31,730.50±78.93,20.02±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5.16±2.52,355.60±72.62,7.81±1.76)与A、B2组相比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MVD(19.50±1.96)及Glut-1水平(0.20±0.09)较A组(17.90±2.02,0.15±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该两指标(8.40±1.84,0.07±0.06)显著下降,且与A、B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肿瘤VEGF表达(0.42±0.13)与A组、C组(分别为0.17±0.04,0.16±0.09)相比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B组间T/M变化与肿瘤细胞密度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81,P〈0.05);A、C组间T/M变化与肿瘤细胞密度、Ki67 LI、MVD、Glut-1的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0.71,0.68,0.62,P均〈0.05)。结论大鼠C6胶质瘤放疗后^18F—FDG摄取水平变化在放疗后48h仅与肿瘤细胞密度变化相关,而放疗后1周则能体现放疗引起的肿瘤多种生物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了解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术前肥胖相关的病耻感体验,以期为提高患者手术信心和术后自我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名拟行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 结果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术前病耻感体验归结为4个类属。类属一:病耻感体验,即自卑感、孤独、自责和被歧视的经历;类属二:病耻感来源,一方面来自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他人,如亲友和同事、医护人员、公众;类属三:病耻感的应对,包括盲目采取各种方法,减少社会活动、逃避、持有积极减重的态度;类属四:对手术改善肥胖的态度,包括经他人推荐相信减重效果,或对手术了解较少抱着尝试心态。 结论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术前存在病耻感体验,医护人员应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指导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同时应做好社会健康教育,加强公众对肥胖与代谢疾病的认识,正确认识减重代谢手术在治疗肥胖与代谢疾病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科玛嘉念珠菌培养基(CAC)对儿童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的有效性。方法:分别采用CAC和沙保培养基(SDA)分离培养儿童龋损牙体组织及无龋牙体龈上菌斑中的白色念珠菌,通过生化鉴定及PCR技术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别,运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培养基对白色念珠菌的检出情况。结果:CAC和SDA对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5.3%、31.7%(P<0.05)。培养24~48 h后,CAC平板通过颜色判读白色念珠菌的结果与生化鉴定和PCR基因分型的结果一致。结论:CAC是一种快速、有效、特异性较强的念珠菌培养基,适合用于分离培养儿童牙菌斑中的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8.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及机制、耐药机制、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研究进展进行分类、归纳与总结。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不错的市场应用前景,但需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认凝胶过滤色谱法是检测巨泌乳素的金标准,但因检测技术较复杂且费用昂贵,不适合临床筛查,故多种检测方法备受重视,现就多种巨泌乳素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尿液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磷霉素耐药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6年1-12月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308株,通过药敏试验筛选产ESBLs及磷霉素耐药菌株;PCR扩增ESBLs基因及磷霉素相关耐药基因;采用多序列位点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遗传相关性分析,采用接合试验验证耐药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308株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菌株168株(54.54%);产ESBLs菌株中检出磷霉素耐药菌株18株(10.71%)。其中,ESBLs耐药基因携带率为blaSHV 88.9%(16/18)、blaCTX-M 77.8%(14/18)、blaTEM-208,5.6%(1/18);blaTEM-1b 61.1%(11/18);fosA3基因的携带率为83.3%(15株)。 MLST分型主要为ST131(27.78%),接合试验表明,fosA3阳性菌株的耐药性均具有可转移性。结论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磷霉素的耐药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fosA3基因是这些菌株磷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该基因位于可接合的质粒上,易于水平传播,需要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 磷霉素; 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