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中、远期结石残留率与复发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关于LCBDE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术式的胆总管结石残留率与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RCT文献,总样本量为1 414例,其中LCBDE组708例,EST组7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8,95%CI:0.23~1.03,P=0.06),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LCBDE组低于EST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2,95%CI:0.19~0.53,P<0.0001)。结论:两种术式的术后结石残留率相近,但LCBDE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低于EST。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胃肠道不典型类癌13例,均为2008年1月—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入院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7岁。术前检查均无肝及肺转移,其中肿瘤最小2cm×2cm×2cm,最大22cm×15cm×9cm,直径均≥2cm。肿瘤位于胃9例,其中5例位于胃窦,2例位于胃小弯,1例位于大弯前壁,1例  相似文献   
3.
<正>女性腹股沟斜疝发病率低,在临床上不常见,双侧腹股沟斜疝更为少见。本文撷取较罕见的1例,对其病理解剖及其术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增加临床医师对女性腹股沟疝的认识。1病历摘要患者女,64岁,50年前发现左下腹可复性肿物,未予治疗。28年前右下腹出现可复性肿物,2年前开始隐痛。患者于2010年10月14日来我院就诊。既往5个月前行脑膜瘤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ETP)+部分甲状旁腺组织前臂移植(PTA)与开放甲状旁腺全切术(OP)+PTA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比较。方法:2009年4月—2012年6月22例SHPT患者经胸前路径行ETP,同时将16枚1 mm×1 mm×3 mm大小的增生甲状旁腺部分组织移植于患者前臂肱桡侧肌膜下。同期25例SHPT患者经颈部行OP+PTA。结果:22例ETP+PTA及25例OP+PTA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围手术期死亡。ETP+PTA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OP+PTA患者明显减少(P0.05),ETP+PT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与OP+PT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生化检查均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寻找甲状旁腺个数ETP+PTA组亦优于OP+PTA组(P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P+PTA操作安全,寻找甲状旁腺更有优势,喉返神经的保护更好,出血量更少,同时具有美容效果,是对传统手术的改进和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TMEFF2基因又名TPEF,Tomoregulin(TR),TENB2和HPP1,是由Uchida等〔1〕、Liang等〔2〕、Young等〔3〕研究者所在的三家实验室于1999~2001年先后克隆发现。TMEFF2基因选择性的高表达于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组织、中后期的胚胎组织及胃、结肠等部位〔4~9〕。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5岁.因急性右下腹痛于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病理学检查:阑尾化脓伴穿孔).术后持续高热并伴有尿路刺激症,给予抗感染治疗无好转.两周后自尿道排出粪渣样物、尿中带气,尿液浑浊如淘米水样.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1岁.因间断性腹痛、腹胀1个月,停止排气、排便3d于2010年8月3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约8次/min,可闻及气过水声.直肠指诊未见异常.右上臂内侧可见1个约7 cm×5 cm皮瓣移植瘢痕.腹部CT提示小肠套叠.既往6年前行右侧上臂透明细胞肉瘤切除术(肉瘤大小约1.5 cm×1.5 cm)及皮瓣移植术,术后2个月行骨扫描提示全身出现骨盆转移、双侧乳腺转移、双侧肩胛骨转移.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8岁,因进食困难20 d于2010年9月3日入院。30年前曾因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体格检查:上腹部轻压痛。腹部CT平扫:贲门及相邻小弯侧占位性病变。局部病变与脾动、静脉相邻,伴贲门周围、胃小弯旁、肝门区、胰腺后方多发淋巴结转移,肝脏多发转移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静脉血栓形成(VTE)为早期临床表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恶性肿瘤的诊治意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被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VTE的患者4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入院,在医院接受手术之后或诊治期间首次出现VTE的患者;研究组:以VTE为首发症状就诊、进一步诊断出消化道恶性肿瘤、且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有无合并症、VTE发生部位、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侵犯程度、入院时首次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 42例患者中,以VTE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7例(40.5%),对照组25例(59.5%)。研究组患者男性比例、VTE发生在双下肢的患者比例、肿瘤发生在胃部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BMI、合并症、VTE发生部位(除外双下肢)、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侵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原发性VTE为早期临床表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男性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双侧DVT的发生率较高,且以胃恶性肿瘤为主。提醒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若遇有不明原因的VTE患者,尤其是男性、双侧下肢VTE患者,应高度警惕其并发胃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切缘阳性率对贲门癌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经腹治疗的Siewert 分型为Ⅱ型、Ⅲ型的贲门腺癌患者共117 例,其中男88 例,女29 例,术前患者均行了腹部B超、胸CT(或腹CT)、内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以明确能否手术、如何手术;术后将上切缘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做对比.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110例,姑息性切除7例.清扫了腹腔淋巴结2 347个,腹腔淋巴结转移率82.9%.食管切缘距肿瘤平均3 cm,食管切缘阳性10例,阳性率9.1%.根据国际抗癌联盟(IGCA) 分期,ⅠA 期4 例,ⅠB 期2例,Ⅱ期18例,ⅢA 27例,ⅢB期30例,Ⅳ期36例.随访时间1~5 年,随访率86.4%,1年生存率93.64%,2年生存率82.29%,3年生存率66.59%,5年生存率35.41%.结果 上切缘阳性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阳性患者.切缘阴性患者1年生存率91%,3年67%;而阳性患者分别为30%,10%.影响上切缘阳性率的因素;T1期肿瘤上切缘皆阴性.T2~T4期肿瘤上切缘阳性率统计学上没有差别.高分化及中分化上切缘皆阴性,低分化上切缘阳性率为12%.不同大小的肿瘤皆有切缘阳性.上切缘距离肿瘤的距离>3 cm无阳性,阳性患者都发生于上切缘距离肿瘤的距离≤3 cm的患者.结论 贲门癌上切缘阳性的患者术后生存率降低.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发生切缘阳性的概率越大.肿瘤的浸润越深,切缘阳性概率越大,只要侵透黏膜下层,风险就大大提高,要与侵透全层一样对待.肿瘤大小对切缘阳性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切除长度来说,进展期肿瘤切除长度应至少3 cm,且术中需做快速病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