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无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动物模型。方法选用8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先耳后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和氯胺酮0.1g行基础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后使用氯胺酮和地西泮间断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行泌尿系统手术时根据心率、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调整麻醉深度。结果该方法麻醉效果理想,试验动物无一头死亡且恢复良好。结论使用氯胺酮和地西泮对腹部手术的广西巴马小型猪进行问断静脉麻醉的方法效果理想,且安全、简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在血常规检测的基础上检测并对比两组血D-D、hs-CRP和AT-Ⅲ(%)的测定结果,分析其与脑梗死程度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hs-CRP和D-D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轻度组高于中重度组,D-D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s-CRP和AT-Ⅲ(%)与脑梗死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D-D和AT-Ⅲ(%)可能与脑梗死程度有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脑梗死程度。  相似文献   
3.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3例的急诊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达治 《广西医学》2010,32(12):1568-1569
目的总结分析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急诊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对13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诊断及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血液透析、肢体筋膜切开减压术等综合治疗后,痊愈8例(61.54%),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例。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血肌酐和血清酶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诊断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治疗成功的关键,早期血液透析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成功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腹部闭合性损伤 156 例首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达治 《广西医学》2006,28(10):1567-1568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CAI)的首诊处理经验.方法 对156例CA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56例CAI病人中,直接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31例,住院99例,急诊观察12例,死亡14例(8.97%).腹腔穿刺、B超和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9.47%,90.67%,92%.结论 对于CAI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予以生命支持,治疗同时积极通过血液生化、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CT等检查的综合应用,可获CAI早期定性诊断和正确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邓达治 《广西医学》2011,33(6):730-731
目的 探讨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在评价工作压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组)进行精神压力分析测试,与5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精神压力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工作压力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压力组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
俞宁  唐宇涛  邓达治  黄秀荣 《广西医学》2012,34(12):1652-1653
目的评价突击剂量氯磷定联合换血疗法治疗中间综合征(IMS)的疗效。方法将IMS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采用突击剂量氯磷定联合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IMS缓解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突击剂量氯磷定联合换血疗法抢救IMS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监测重症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前后管腔内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凝血功能正常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7例,术前抽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置管〉48h者在抽血复查CRP、D—Dimer、PLT、PT、APTT、FIB、TT且病情允许情况下,行B超检查监测深静脉穿刺管内管外是否有血栓形成,并取样送病理检查。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管腔内血栓的价值。结果7例患者静脉穿刺置管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超声检查见导管内血栓形成,经病理检查支持B超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监测深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术后管腔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凝血功能正常的深静脉穿刺置管重症肺炎患者19例,术前抽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置管>48 h入组,拔管后肉眼判断管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有则送病理检验,同时抽血查CRP、D-Dimer、PLT、PT、APTT.统计分析深静脉置管前后的检验结果,分析深静脉置管前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19例发生深静脉导管内混合血栓.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后CRP、D-Dimer、PT和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TT置管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RP、D-Dimer和PLT可作为监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导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术后管腔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凝血功能正常的深静脉穿刺置管重症肺炎患者19例,术前抽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置管〉48h人组,拔管后肉眼判断管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有则送病理检验,同时抽血查CRP、D—Dimer、PLT、PT、APTT。统计分析深静脉置管前后的检验结果,分析深静脉置管前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19例发生深静脉导管内混合血栓。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后CRP、D.Dimer、PT和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TT置管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RP、D.Dimer和PLT可作为监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导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邓达治  刘刚 《广西医学》2011,33(9):1109-1111
目的 比较地西泮或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对广西巴马小型猪无气管插管模型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头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地西泮组和咪达唑仑组各10头.地西泮组采用地西泮10 mg和氯胺酮0.1 g诱导麻醉,地西泮0.45 mg·kg-1·h-1、氯胺酮4.5 mg·kg-1·h-1静脉输入维持麻醉.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