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膜的力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经超声处理的碳纳米管与聚氨酯混合制成复合膜,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不同质量比的复合膜的力学特性,在支架弯曲90°时电镜观察膜的表面,将不同含量的复合膜溶液与人肝癌细胞7721细胞培养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用浸涂法制备碳纳米管-聚氨酯覆膜金属支架,并置入兔食管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25I碳纳米管覆膜金属支架对兔正常食管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8只,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法分3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普通覆膜支架和放射性支架(125I碳纳米管覆膜支架),放射性支架组又分为低活度组(3.7~5.6 MBq)和高活度组(11.1~13.0 MBq)。在数字血管造影机(DSA)透视引导下,将支架植入兔的食管中段,术后0.5 h、7、14和30 d行食管造影,并三维DSA重建,了解支架位置及通畅情况。结束实验后行放置支架段食管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除普通覆膜支架组和低活度放射性支架组各有1只实验兔因术后肺部感染分别于手术后1和3 d死亡外,其他均顺利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高活度放射性支架组出现3例(3/6)食管穿孔,其中1例形成食管纵隔瘘;普通覆膜支架组和低活度放射性支架组无穿孔。病理学检查发现,放射性支架组食管黏膜坏死脱落,溃疡形成,黏膜下层、平滑肌层肌纤维肿胀、断裂,炎细胞浸润,高活度组在坏死的程度和深度上都明显高于低活度组。而普通覆膜支架组黏膜下有少量炎细胞浸润,肌层纤维部分断裂,未发现黏膜坏死脱落,溃疡形成。结论 兔食管植入放射性活度为3.7~5.6 MBq的125I碳纳米管覆膜金属支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亦是老年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其中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尤其老年患者,起病隐匿,对疼痛等不敏感,多伴发其他多种慢性疾病,临床诊治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总结了90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随访40例,认为在影响该手术疗效的诸因素中,病程长短及分期是主要因素。由于该手术能扩张下肢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作者主张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作为分期动静脉转流术或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辅助术式。  相似文献   
6.
自Weissleder等提出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以来[1],开始主要集中在非器官特异性应用方面的研究(如发现肿瘤、监测治疗和基因治疗等);之后,它在研究一些医学基础进程(如基因表达、感染、细胞运输和凋亡)特征方面的能力已经被开发到器官特异性研究领域[2].  相似文献   
7.
李键  桂斌捷  袁正 《安徽医学》2012,33(5):547-550
目的采取有限元的方法,建立第二颈椎(枢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该枢椎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的生物力学行为,分析枢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条件。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获得健康成年男性上颈椎原始DICOM数据图像,采用Mimic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导入ANSYS软件,得到枢椎骨性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并且此模型上模拟头颅位于中立位、屈曲位及后伸位等条件下,枢椎承受的应力分布状况,分析枢椎可能出现的骨折类型。结果实验所构建枢椎骨性的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三维网格化后枢椎模型共包含1 717个节点,5 772个单元。模拟结果:头颅在中立、前屈、后伸位时枢椎最大应力集中于齿突基底部,次级应力集中区域为枢椎椎弓峡部;直接于齿突加载力模拟头部过度屈曲时,最大应力集中于齿突基底部。结论头颅位于中立位,屈曲位或者后伸位,枢椎齿突基底部及枢椎椎弓峡部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头部过度屈曲时,齿突基底部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不缝腹膜及改进阑尾残端处理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年12月,2005年2月,实施阑尾切除术514例,随访到497例,其中239例(改进组)为实施阑尾残端缝扎并用带血管蒂阑尾系膜残端覆盖及关腹时不缝腹膜的方法,与传统阑尾切除258例(传统组)比较,随访1~5年。结果 改进组有4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而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4例,切口感染23例;全部病例均未发生切口疝或切口裂开。结论 改进后的阑尾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后随访中的图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癌介入治疗后随访中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例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分别进行DWI检查和MRI常规扫描(T1WI和T2WI)。每次取2个扩散敏感梯度值即b=0和/或150、350、500和800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进行DWI检查。在各成像序列上分别计算病灶信号-噪声比(SNR)、病灶-脏信号对比噪声比(CNR)和病灶的ADC值;与肝脏CT和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定性评价不同b值DWI对肿瘤内部坏死组织和活组织的鉴别诊断能力。结果:病灶在T2WI、DWI150、DWI350、DWI500和DWI800的SNR分别为:(69.81±18.99)、(59.33±32.66)、(59.23±32.94)、(54.25±19.71)、(39.43士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3,P=0.0024);病灶-肝脏CNR分别为(19.11±11.33)、(17.69±9.20)、(21.38±10.10)、(19.90±13.75)和(13,24±1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0,P=0.1556);b=150、350、500和800s/mm^2时病灶的ADC分别为(2.35±0.80)×10^-3、(1.95±0.59)×10^-3、(1.78±0.44)×10^-3和(1.54±0.3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6,P=0.0001)。DWI500和DWI800病灶内部坏死和活性肿瘤组织能有效区分。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后随访检查时,选择合适的扩散梯度系数能够得到较佳的信号对比度,同时也能较准确地区分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