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与分析河南省2010-2012年20株布氏菌型别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特征。方法 采集病人静脉血,分别以试管凝集试验(SAT)、双相血培养瓶分离培养、热裂解法制备DNA模板和AMOS-PCR鉴定4种布氏菌型别。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检出的布鲁氏菌进行分子分型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20株布鲁氏菌经鉴定,19株为羊种,1株为牛种;羊种布鲁氏菌经XbaI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共获得了8种不同带型,带型相似度在80%~100%之间,牛种与羊种菌株在带型相似度上差异较大,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结论 河南省病人感染的布鲁氏菌以羊种为主要型别,AMOS-PCR与PFGE作为布鲁氏菌菌型鉴定与分子分型的技术手段,为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监测与应急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0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流行株VP1区基因特征。方法对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HFMD)粪便和咽拭子样品中分离到的10株CA16病毒,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分析,与已报道的CA16标准株序列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 10株CA16毒株,其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9%~100.0%,99.3%~100.0%,与国际CA16标准株G10在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7.0%~69.0%,72.0%~74.0%。亲缘进化树显示全部CA16株可分为A和B两个基因型,B基因型又可分为B1和B2两个基因亚型。河南省分离的CA16毒株全部属于B1基因亚型,同时包含B1a和B1b两条进化分支在河南省共同流行。结论河南省手足口病感染CA16病毒的流行株属B1基因亚型,有B1a和B1b两个进化分支共同进化和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河南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状况与PFGE分型特征。方法 根据PulseNet公布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PFGE分型操作规程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2009-2011年分离自河南省监测哨点医院7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抗生素药敏测试与PFGE分子分型。结果 7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8类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62株为多重耐药菌株(79.5%),其中耐2~3种4株(5.1%),耐5~8种41株(52.6%),耐9~10种14株(17.9%),耐11~12种3株(3.8%);菌株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等5类抗生素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经XbaⅠ酶切与PFGE后,获得14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47株不等,相似度为66.03%~100.00%。结论 2000-2011年河南省临床分离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状况普遍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聚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南省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的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耐药情况,并研究其分子学特征。方法 对河南省腹泻粪便中分离的124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通过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并筛选产ESBLs菌株;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携带情况,采用质粒接合试验分析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情况,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 124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耐药严重,其中有16株为产ESBLs菌株。16株产ESBLs菌株均携带CTX-M型耐药基因,并检测出OXA型和TEM型耐药基因;其中9株菌可将CTX-M基因通过质粒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药敏分析发现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可以发生共转移。16株产ESBLs 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经XbaⅠ酶切后共分为14种带型,无明显的优势带型。结论 检出产ESBLs 的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性质粒在不同菌属间播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4-2011年河南省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监测数据,描述2004-2011年河南省伤寒的流行特征,通过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伤寒病例1 163例,发病率为0.154/10万;2004-2010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2011年呈上升趋势(Z=-15.221 7,P〈0.01)。伤寒发病率的时间高峰在8月份(Z=6.125 9,P〈0.01)。省辖市之间伤寒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996 9,P〈0.01),较高的地区在三门峡、平顶山、信阳和焦作。男性发病682例,女性481例,男性发病率(0.176/10万)高于女性(0.131/10万)(χ2=25.213 7,P〈0.0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中。结论应加强伤寒的疫情监测,关注高发季节、高发地区和高发人群,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外环境中沙门菌的分布,探讨外环境沙门菌的不同型别分布和同源关系。方法 采集动物粪便、生熟肉制品和厨具等各类标本4 488份,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对其中部分优势血清型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从18种标本中共分离出324株沙门菌,分离率为7.21%;分离株分属于39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是肠炎沙门菌(24.07%,78/324)和德尔比沙门菌(20.37%,66/324)。46株肠炎沙门菌经XbaⅠ酶切后共分为12种带型,其宿主多来自于鸡宿主源;30株德尔比沙门菌XbaⅠ酶切后共分为17种带型,其宿主多来自于猪宿主源。结论 河南省外环境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不同来源的沙门菌的血清型有一定的差异;同一克隆菌株在相同地区内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鉴定2011年引起河南省漯河地区一起病毒性脑炎(VE)暴发的病原体,并对分离的柯萨奇病毒B5(CVB5)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采集漯河地区病毒性脑炎暴发期间29例患者的5份咽拭子、21份粪便和14份脑脊液,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分别检测总肠道病毒(PE)、EV71及CA16病毒核酸.所有标本均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其中5例患者的2份粪便和3份脑脊液的阳性分离产物进行VP1和5′-UTR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及亲缘进化分析.结果 实时荧光RT-PCR结果显示,所有临床标本EV71和CA16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咽拭子、粪便和脑脊液的PE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0.0%(3/5)、61.9%(13/21)和85.7% (12/14).咽拭子、粪便和脑脊液病毒分离率分别为20.0%(1/5)、25.0%(5/21)和29.0% (4/14).VP1和5′-UTR区核苷酸序列BLAST分析及分子分型结果显示为CVB5,对其中5株分离毒株进行VP1全长基因分析显示彼此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7.9% ~ 99.5%.与其同源性最近的毒株是2010年引起长春手足口病暴发的CVB5分离株CC10/10/Changchun,核苷酸同源性为97.1%~98.1%.与2010及2012年河南省平顶山地区的脑炎分离株COXB5/Henan/2010和03001N/HN/CHN/2011/CB5的同源性分别为89.0%~89.6%和91.8%~92.5%.VP1区遗传进化树显示此次分离株为基因型D,且与长春株成一簇.结论 导致此次病毒性脑炎暴发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CVB5,优势基因型的变迁可能与此次暴发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河南省登封市生猪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以采集的1346份猪咽拭子所分离的33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 采集的1346份猪咽拭子中共筛查、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31株,分离率为24.59℅(331/1346);鉴定出O:3、O:5、O:8三种血清型(84.6% ,2.1% 和1.8%)和1A、3、4三个生物型;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ail+、ystA+、ystB-、yadA+、virF+占80.67℅(267/331),ail+、ystA+、ystB-、yadA-、virF-占3.32℅(11/331)且均为血清型O:3;其它型的为16.01℅(53/331)。结论 生猪为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宿主,且多携带致病性菌株,提示在今后疫情控制中应加强生猪的监测、检疫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带型,为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代表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调查、溯源及公共卫生意义上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方法 根据国际PulseNet 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公布的沙门菌PFGE分型技术与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2011-2013年分离自我省5个哨点医院的72株鼠伤寒沙门菌进行13种抗生素的药敏测试与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72株沙门菌对8类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有65株为多重耐药菌株(90.3%),其中耐3~5种的为6株(8.3%),耐6~8种的为34株(47.2%),耐9~10种的为10株(13.9%)。72株鼠伤寒沙门菌经Xba 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45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9株不等,相似度区间为65.6%~100%。结论 河南省临床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状况普遍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出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相同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5年3-7月份河南省登封市分离自临床诊断为副伤寒聚集性病例的甲型副伤寒(S.Paratyphi A)沙门菌病原学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采集副伤寒病例患者的静脉血8~10 mL,双相血培养瓶37 ℃培养4~7 d,沙门菌科玛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系统生化鉴定,丹麦SSI分型血清进行沙门菌O抗原及H1/2相鞭毛诱导血清凝集试验。根据PulseNet China病原体分子分型网络实验室公布的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操作指南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其进行XbaI/BlnI双酶切PFGE分子分型与聚类分析及8类13种抗生素药敏测试。结果 从29例病人血培养物中共分离到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其经XbaI与BlnI限制性双酶切和PFGE电泳后带型完全一致(PTYA1);药敏测试结果显示2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表型一致。结论 病原学诊断及PFGE分子分型结果证实了26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病例间可能存在高度的聚集性与分子流行病学关联,为进一步的追踪溯源和调查取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