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全科质控测评结果,以期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全科医学优化发展指明方向。  方法  于2019年5月6—31日,由上海市东片区负责人组织质控小组,通过实地调查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共计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科质量控制测评。测评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条件、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和岗位职责、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全科医生慢病管理与处置能力、全科医师教育与培养,以及附加项——科研教学状况。  结果  浦东新区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分为(87.9±4.7)分,总得分为(90.2±6.0)分;总得分属于C档的机构数最多,有29家(61.7%)。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浦东新区全科医师教育与培养排全市第一,其余则无明显优势,且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和科研教学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区和郊区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得分在全市中均是最后一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科研教学与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均P < 0.05)。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城、郊社区全科质控测评科研教学得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结论  上海市社区全科质控中,浦东新区未能展示出“浦东”品牌效应,一些核心能力(全科医生诊疗能力、科研教学)甚至表现很差,有待落实区域内分级诊疗、配套全科绩效考核、加大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需注意科研教学和临床两手抓,以及城郊发展的均衡性,以全面改善当前较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联合顺行性脑灌注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48例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孙氏手术(主动脉弓部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男40例,女8例,年龄(51.3±13.6)岁。手术均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胜脑灌注技术。记录术中停循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sexamination,MMSE)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认知功能。结果48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237.3±58.5)rain,术中停循环时间(37.3±6.9)min。手术死亡4例,死亡原因: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l例患者术后24h内苏醒,苏醒时间(1513±6.5)h。MMSE评分术前为(28.6±1.1)分,术后1周时为(23.6±4.5)分。随访3l例,随访率70.45%,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6个月时31例患者MMSE评分为(27.6±2.1)分,较术后MMSE评分大幅度提高(户〈0.05),但与术前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联合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可以取得满意的脑保护效果,但短期内对认知功能可能存在负面影响;只要头颅CT排除梗塞或出血病灶,这种负面影响在半年内基本可以自行消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不同主动脉断端加固方法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有95例主动脉夹层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主动脉断端的加固方法不同,将其中72例患者(23例Bentall手术患者未纳入本研究)分为3组,A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8.67±9.23)岁,其中主动脉壁内外均使用毛毡条行“三明治”加固;B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48.00±9.17)岁,仅主动脉内膜内侧使用心包条加固;C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49.20±8.57)岁,主动脉断端不进行任何加固,与人工血管直接吻合。分析并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转归情况。结果术后住院死亡8例[其中A组1例(4.35%,1/23),C组7例(18.42%,7/38)],住院死亡率11.11%。1例(A组)死于创面广泛渗血,最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例(均为C组)死于术后针眼、吻合口广泛渗血,循环不能维持;4例(均为C组)术后三尖瓣重度反流,继发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严重并发症包括肾功能衰竭5例,呼吸功能不全7例,严重脑梗死致偏瘫1例,轻瘫3例,延迟苏醒2例,下肢缺血坏死1例。术后胸腔引流量C组最多,A组胸腔引流量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4例,随访时间1~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5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只有1例定期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余4例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可以拄拐行走;3例轻瘫患者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主动脉夹层断端的吻合质量异常重要,术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使用毛毡条行“三明治”加固可以减少吻合口渗血,预防吻合口撕裂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若主动脉夹层剥离累及冠状动脉开口,需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幕下占位性病变的CT和MRI表现及特征,提高对幕下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我院74例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下占位性病变的CT和MRI表现。结果74例中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各12例:听神经瘤和转移瘤各10例:髓母细胞脑瘤8例:血管母细胞脑瘤7例:室管膜瘤、结核瘤和蛛网膜囊肿各3例:动脉瘤2例:三又神经瘤、胆脂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动静脉畸形各l例。幕下占位性病变中脑内病变44例,脑外病变30例。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髓母细胞瘤及血管母细胞瘤为幕下常见的占位性病变,该区占位性病变大部分有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本组CT定位、定性准确率为78%、69%:MRI为95%、89%。结论CT和MRI对该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以及社区医疗需求意愿。方法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共和新社区9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普查,获得78份有效问卷。结果33.3%的高龄老人患病后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门诊医疗仍是高龄老人最常利用的服务,社区老年保健服务的满意率为33.8%。高龄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程度低,有24.4%的高龄老人表示暂时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结论高龄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意愿不足,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其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社区90岁以上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现状,探讨促进社区医疗服务利用,提高社区高龄老人健康水平的措施。方法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共和新社区所有9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高龄老人2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62.8%和71.8%。2周未就诊率为49.0%,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者占33.3%。年住院率为19.2%,人均住院自费费用为7776.92元。结论高龄老人卫生服务需要量大,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医疗负担重。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电重构的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卫 《心脏杂志》2008,20(4):491-494
心房颤动(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AF电重构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临床治疗和预防AF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近10年的研究证实,AF电重构的基础就是离子通道重构。因此,本文从离子通道电重构这一角度对AF发病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肾内叶间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以肾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双盲对照,专人操作,对123例患者共246个肾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每例患者均测量肾叶间动脉加速时间、加速度、阻力指数。评价肾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诊断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对≥75%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肾内指标以加速时间为最好,加速度时间>0.07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3%及99.0%;加速度次之,频谱显示及测量精确时,加速度<2m/s2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及85.2%。结论肾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诊断≥75%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7-01采用PKP治疗的15例胸腰椎转移性骨肿瘤。比较术前及术后3 d疼痛VAS评分及椎体高度。结果 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均为椎体外侧渗漏,未发现椎体前方渗漏。术前疼痛VAS评分为(7.20±0.77)分,术后3 d为(2.53±0.92)分;术后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40,P0.001)。术前椎体高度为(19.90±2.44)mm,术后3 d为(20.00±2.43)mm,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0,P=0.070)。结论采用PKP治疗胸腰椎转移性骨肿瘤可以取得改善疼痛症状、维持脊柱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该手术看似与常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相似,但其实存在许多不同特点,需要重新学习并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钢板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实施的手术类型将其分为双钢板组及单钢板组。其中,双钢板组患者27例,接受双钢板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单钢板组患者23例,接受前内侧入路钢板联合前后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间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双钢板组显著高于单钢板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之类似,术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双钢板组高于单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PTSA)及内翻角(MPTA)均显著优于单钢板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可有效维持膝关节力线,固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