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嗜酸细胞增多(MDSEO),是MDS的特殊亚型,国外已有成人方面的报道[1],国内尚未见儿童MDSEO的系统介绍。1986年元月至 2000年12月,本科共诊断儿童 MDS 77例,其中 MDSEO6例,占 7.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婴儿黄疸106例胆汁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婴儿黄疸中胆汁酸 (TBA)的变化。方法 采用全自动酶法分析对 10 6例婴儿黄疸患儿进行空腹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同时对其他肝功能进行测定。结果 依胆红素增高类型分为 3组 :Ⅰ组非结合胆红素增高 ;Ⅱ组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双相增高 ;Ⅲ组结合胆红素增高。 3组TBA依次为 7.1± 4 .1μmol/L、39.8± 2 8.0 μmol/L、91.1± 15 .2 μmol/L ,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且TBA在肝细胞黄疸时其值较正常上限平均升高 8~ 9倍 ,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转移酶 (γ GGT)、碱性磷酸酶 (ALP)仅比正常上限升高 2~ 5倍。结论 TBA水平能反映肝细胞损害及胆汁淤积情况 ,对婴幼儿黄疸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氨甲喋呤 (MTX)是防治髓外白血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可透过血脑屏障。研究表明氨甲喋呤透过血脑屏障的量随使用量的增大而升高 ,其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大剂量氨甲喋呤 (HDMTX)引起严重的全身皮肤粘膜损害 ,国内文献报道不多 ,作者将收治的 6例患儿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患儿均系本科 1996年 8月~ 1999年 6月住院患儿。其中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6~ 13岁。经骨髓穿刺、组化染色等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2 型 (ALL L2 ) ,占同期住院采用HDMTX治疗患儿 (6 0例 )的 10 %。 6例患儿均系首次使用MTX…  相似文献   
4.
复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复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010年10月-2015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血液中心共收治ALL患儿487例,回顾性分析其中58例复发AL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1)58例复发患儿中,极早期复发42例(72.4%),早期复发12例(20.7%),晚期复发4例(6.9%);单纯骨髓复发36例(62.1%),单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复发12例(20.7%),联合复发共10例(17.2%)。(2)临床表现:骨髓复发患儿主要有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等;单纯CNSL复发患儿主要有严重的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及失明等非典型症状;睾丸复发,出现睾丸白血病(TL),主要表现为睾丸肿胀;部分患儿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复发患儿乳酸脱氢酶(LDH)较完全缓解期显著升高(P0.05)。(3)随访至2015年10月31日,复发ALL患儿总体中位存活时间为24个月,极早期复发、早期复发及晚期复发ALL患儿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32个月及41个月(P=0.006);单纯骨髓复发、单纯髓外复发及联合复发ALL患儿3年生存率分别为14.1%、78.6%及40.0%(P=0.018)。结论儿童ALL复发以极早期复发及早期复发为主,复发的主要部位为骨髓,复发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单纯骨髓复发预后最差,单纯髓外复发预后较好;LDH在儿童ALL的疗效观察及疾病监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6.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新生儿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磷脂信号分子,主要通过细胞膜表面的PAF受体(PAF-R) ——G蛋白耦联受体,将细胞内信号传导至多种类型的细胞效应器.PAF在多种有害刺激下与PAF-R结合并发生磷酸化,激活信号传导通路及细胞内第二信使,如环磷酸鸟苷、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磷酸肌酸激酶及钙离子等生物效应,并可介导转录因子如核因子(NF) -κB的活化,激发并扩大急性炎症和凝血反应等,从而介导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在脓毒症、休克、创伤中,PAF信号系统失调,中断效应器反应会引起好的结果.随着研究深入,发现PAF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现就PAF的结构、代谢、功能及其与新生儿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在AITP患儿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蛋白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采AITP患儿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用原位细胞凋亡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淋巴细胞Bcl-2及Bax蛋白表达率.结果 AITP患儿治疗前可见少量凋亡淋巴细胞,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Bcl-2蛋白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结论 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在AIT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房室结双径路 (DAVDP)电生理特征随年龄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小儿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经食道心房调搏 (TEAP)诊断为DAVDP的 5 7例儿童的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7例DAVDP儿童 ,学龄前组 (3~ 7岁 ) 16例 ,学龄组 (7~ 14岁 ) 4 1例。学龄组的FP ERP及FP FRP显著长于学龄前组的 (30 4 0 6± 73 0 6 )ms与(35 0 0 0± 6 8 4 8)ms ,(P <0 0 5 )和 (36 7 19± 6 2 4 5 )ms与 (4 10 2 4± 6 8 2 8)ms,(P <0 0 5 )。年龄与FP ERP间存在正相关 (r =0 4 6 3,P <0 0 0 1)。两组间SP ERP无显著性差异 ,但年龄与SP ERP间也存在正相关 (r =0 4 4 2 ,P <0 0 1)。两组儿童的快慢径前向传导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年龄与快径路前向传导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 (r =0 319,P <0 0 5 ) ,年龄与慢径路前向传导时间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随年龄的增长 ,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特征发生了改变 ,这可能是随年龄增长AVNRT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实验室特征。方法诊断依PVSB标准;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凝血四象、血小板功能等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活血或马利兰治疗。结果4例患儿中以出血症状诊断2例、血栓症状诊断2例;脾肿大3例;外周血血小板(Plt)724~1028×109/L,易见Plt聚集成堆,可见巨大Plt、畸形Plt;骨髓象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分类以产板型为主;3例APTT延长,血小板粘附率、聚集功能降低。治疗后症状均缓解,随访至今无恶性转化。结论ET患儿具典型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临床应予以重视,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臣核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Ⅲ型受体(TGF-β1RⅢ)变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急性ITP28例(AITP组)、慢性ITP16例患儿(CITP组)和20例相对正常儿童骨髓;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及免疫磁珠法分离骨髓巨核细胞;ABC-ELISA法检测TGF-β1水平;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1RⅢmRNA表达情况。结果AITP组与CITP组骨髓TGF-β1水平及巨核细胞TGF-β1RⅢ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ITP组明显高于AITP组(P<0.05)。结论检测ITP患儿骨髓TGF-β1水平及巨核细胞TGF-β1RⅢ表达情况对于研究ITP发病机制及早期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